木匠配上数控机床,猜猜谁能做出更好的家具?

“孙正义又拿程序员开刀了!”

昨天,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扔下一枚重磅炸弹:软银正启动 “人类程序员时代的终结” ,计划用AI智能体全面接管编程工作。他估算1000个AI智能体就能替代一名员工,每月成本只需230欧元——还不够支付一个程序员一顿像样的午餐。

这话听着耳熟吗?每隔几年,总有人跳出来宣告程序员末日将至:

“无代码工具来了,程序员要失业!”
“云计算普及了,运维工程师该消失了!”
现在轮到AI编程助手当“刽子手”了。

但真相从来不是取代,而是转型。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催生了更高薪的新岗位。无代码运动没干掉程序员,反而造就了身价翻倍的无代码专家;云计算没消灭运维,却让系统管理员变身薪资翻倍的DevOps。

这次,AI正在重演同样的剧本。


01 效率幻觉:当AI让开发速度倒退19%

当开发者们欢呼“AI让我效率暴增20%”时,现实数据却啪啪打脸。

美国METR研究所的随机对照实验揭开残酷真相:使用AI工具后,资深开发者的任务耗时反而增加19%。更讽刺的是,开发者们事后仍坚信自己提速了20%。

问题出在哪?工作流程被彻底重构了:

  • 原本连续编码4小时,现在被切碎成“写提示→等AI生成→查错→改提示”的死循环

  • 在百万行代码的老项目里,AI常误解隐含规则,开发者得花更多时间当“纠错老师”

  • 最终接受且无需修改的AI代码不到44%,9%的工作时间耗在审查AI输出上

一位调试AI生成代码的工程师吐槽:“现在修复bug前,得先修复AI对bug的理解。”

02 黄金职业消亡史?不,是技能洗牌时刻

别慌,程序员不会消失,但岗位描述正被AI重写。DoltHub在《The Agentic Software Engineer》中预言:我们将从“码农”进化成 “智能体指挥官”

升值技能(未来饭碗在此)

  • 版本控制专家:Git不再是个人工具,而是管理AI军团的核心枢纽

  • 产品思维王者:能把模糊需求拆解成AI可执行的精准指令

  • 代码审查狂魔:10分钟审完AI生成的500行代码是基本功

  • 测试偏执狂:享受“破坏”AI代码的乐趣,专治AI的创造性错误

  • 系统架构师:设计容纳不靠谱AI组件的健壮系统

贬值技能(抓紧转型)

  • LeetCode刷题高手 → AI秒解算法题

  • 语法记忆大师 → AI比你更懂语言细节

  • 键盘手速王者 → 人类永远追不上AI的“思考”速度

“我们从亲手写代码的运动员,变成了运筹帷幄的教练。”一位转型成功的Agentic工程师总结道。

03 为什么AI永远杀不死真正的程序员?

MIT的科学家们看得透彻:AI精于局部优化,却拙于全局设计。它能改进单个函数,却无法判断某服务该不该存在,或者如何与宏观系统交互。

编程界有个残酷真相:代码不是资产,而是负债。每行代码都需要维护、调试、保障安全并终将被替换。真正的资产是代码实现的业务能力。

当AI让写代码更廉价快速时,实质是加速制造负债。当负债能以空前速度堆积时,战略性管理和最小化负债的能力就变得弥足珍贵。

给木匠们配上数控机床,猜猜谁能做出更好的家具?技术从未取代技能,只是将其提升到更高维度。

04 薪资不会说谎:新赛道已浮现

当传统开发岗位缩水时,AI相关技术岗薪资正逆势上涨150%。大厂为AI人才开出70-100万年薪已成常态。

薪资对比更说明问题(印度2025年数据):

经验年限 DevOps工程师年薪 传统开发者年薪
0-2年 ₹50-70万 ₹35-60万
2-5年 ₹80-140万 ₹60-120万
5-10年 ₹150-300万+ ₹120-250万

数据来源:CloudifyNXT 2025薪资报告

DevOps和AI工程岗溢价15-25%的背后,是企业愿意为复合型技能买单:既要懂开发,又要精运维,还得会调教AI。

05 生存指南:程序员自救路线图

别和机器比手速,要和AI拼脑洞。三位转型成功者的经验值得参考:

  1. “我成了AI产品经理”
    前Java工程师张涛,现指挥12个AI智能体开发电商系统:“最大的挑战是把业务需求翻译成AI指令,就像教一群天才但固执的实习生”

  2. “测试是我的护城河”
    测试工程师Lina的薪资翻倍:“AI写的代码越复杂,我的边界条件测试就越值钱。上周刚发现AI用‘创造性方案’绕过了身份验证”

  3. “运维危机变转机”
    传统运维老陈转型AI可靠性工程师:“现在监控的是数千个AI的行为模式,警报一响得快速定位是哪个AI在‘发疯’”


未来一年,“有AI项目开发经验”可能成为程序员简历的准入门槛。当孙正义们高呼取代程序员时,聪明的开发者正在做三件事:

  1. 把日常任务“外包”给Claude或Cursor Pro,感受AI的思维模式

  2. 刻意练习任务拆解能力——这是指挥AI军团的核心武器

  3. 深耕系统设计,这是AI唯一无法染指的领域

软件开发正从 “手工作坊”迈向“智能工厂” ,流水线工人会被淘汰,但设计流水线的人身价会暴涨。

毕竟,当木匠有了数控机床,做出更好家具的从不是机器,而是更懂设计的匠人

Logo

汇聚全球AI编程工具,助力开发者即刻编程。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