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久之前,我邂逅了一款支持Markdown的笔记软件,初见时欣喜若狂,却在热情消退后将它束之高阁,自那之后,就没再“宠幸“它,它也只是安静的住在硬盘角落,我甚至忘记了它的名字。直到最近,它在 Copilot 的帮助下,给自己上了最近流行的 DeepSeek 妆容,散发着人工智能的魅力,重新回到了我的视野,呵,渣男竟是我自己。

Obsidian

  没错,它就是 Obsidian,一款本地优先的笔记工具,以Markdown格式存储数据,保障隐私。支持双向链接构建知识网络,通过图谱可视化关联。插件系统扩展功能(任务管理、看板等),主题可深度定制,跨平台兼容。基础功能免费,也能花钱享受高级服务:同步发布等。适合个人知识管理与写作研究。
  最近,DeepSeek爆火,我在火势变小的时候,发现了将其接入 Obsidian 的方法……这是我重启 Obsidian 的原因之一。也许,我可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利用它们的结合,打造个人知识库,打破传统笔记工具的局限性,把碎片信息变为体系化认知。
  那么,如何接入 DeepSeek?方式至少有两种:

  1. 通过 Custom Frames 插件,嵌入 DeepSeek 官网,支持对话,和单独开一个浏览器网页一样…(不做介绍)
  2. 通过 Copilot 插件,配合 DeepSeek API,可直接访问文章内容(主要介绍这种方式)

DeepSeek API + Copilot

  这里主要介绍使用 DeepSeek 官方的 API,第三方 API 同样适用。目前,Copilot 插件不支持显示 R1 模型的思考过程,所以之后的过程使用 V3示例。主要分为两部分

申请 DeepSeek API
  1. 通过 [DeepSeek 官网](DeepSeek | 深度求索),手机号或者微信注册后,点击右上角 API开放平台
    ![[Pasted image 20250317171629.png]]

  2. 点击 API keys,创建 API,名称随便填写,创建后记得点击“复制”,忘了的话,就再建个新的
    ![[Pasted image 20250317172906.png]]

不知道现在官方送不送10元体验金,没有的话,自己冲个10元,体验一下,或者去薅第三方羊毛

配置 Copilot 插件
  1. 左下角,点击设置(小齿轮)图标,找到面板中的第三方插件,点击打开插件市场,搜索 copilot 并安装;

  2. 点击插件的设置图标(小齿轮),打开配置面板
    ![[Pasted

  3. 选择 Model,点击 Add Custom Model
    ![[Pasted image 20250317174842.png]]

  4. 配置 DeepSeek,参考图片,填写刚刚复制的 API key 和 URL等,点击 Verify,右上角会有成功的提示,如果出现error,尝试勾选 Enable CORS,然后再次 Verify,成功后,点击 Add Model。(如果不成功……多试几次)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返回编辑页面,可以看到左侧边栏有一个对话气泡,那个就是 Copilot 图标,点击开启对话框,下方可以选择刚刚添加模型

  6. 可以随便提问测试,比如:鲁迅为什么认识周树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知识库的雏形

  比如,我之前看了篇文章,做了笔记总结,我可以使用 DeepSeek 帮我快速提取笔记中的方法部分,在对话框中输入 “[[” ,就会匹配到我写好的笔记,可以针对笔记内容随意提问,比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信息爆炸时代,DeepSeek与Obsidian的结合初步实现了从碎片信息到体系认知的跃迁,Obsidian以双向链接构建知识网络图谱,DeepSeek通过智能问答提炼核心价值,二者共同打造动态生长的个人智慧库。这种AI增强型知识管理工具,在学术、工作或个人场景中,既能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又能激发思维连接创新。
如果你也在寻找一种更高效的知识管理方式,不妨尝试将 DeepSeek 接入 Obsidian,开启你的知识库构建之旅。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更多惊喜,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Logo

汇聚全球AI编程工具,助力开发者即刻编程。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