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席数智官

“未来,AI Agent必将彻底改变SaaS。”

2024年底,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率先提出了这一颠覆性观点。

在纳德拉的视角中,Copilot Workspace代表Agent式行为的开端,未来用户仅需与AI Agent对话即可完成相关操作,传统SaaS交互范式将被取代。

就在半年多前,可能很多人还并不相信纳德拉的论调。但仅仅半年之后,这场颠覆就已深入进SaaS的各细分赛道。

最典型的当属CRM。

2024年9月,全球CRM龙头Salesforce推出了智能体平台Agentforce产品,旨在通过AI Agent优化企业内部流程,覆盖销售、服务、营销和商务等场景。

而国内CRM市场也同样火热。

今年3月19日,国内CRM服务商销售易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海峰会上首次发布AI CRM产品——NeoAgent,并于4月18日正式上线,拉开了国内CRM服务商AI革新的大幕。

销售易销售助理Agent示意图,图片来源:销售易

过去,我们谈论CRM,总离不开流程、表单和数据录入。销售人员常常抱怨,CRM是管理者强加的“数字枷锁”,耗费了大量时间,却并未给一线工作带来直接帮助。

而今天, Al Agent的出现, 正在让这一切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近日,「首席数智官」(ID:shouxishuzhiguan)走访销售易,与销售易CTO刘志强、销售易产品副总裁罗义探讨了AI Agent在CRM中的应用。

通过走访观察,我们发现,AI已不再是CRM系统上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模块,它正像一个强大的引擎,从交互、流程到商业模式,彻底重构着SaaS产品的底层逻辑。

01 一线销售的“不可能三角”

要理解AI Agent的颠覆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入一个真实的业务场景。

米其林,这家全球轮胎巨头,在中国拥有庞大的渠道网络和数百名一线渠道销售。他们面临的,是所有大型分销企业共通的经典难题:效率、数据质量与业务增长之间的“不可能三角”。

据罗义介绍,米其林在中国有超过四百名销售人员,几乎每位销售人员每周一早上都会做同样的事情:编写未来一周到两周的渠道客户拜访计划。

这个工作乍听上去好像并不难,但却费时费力。以往,销售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记忆、以及对渠道客户的熟悉程度,在脑子里思考要拜访哪些客户,再填到表格里。

“每个销售平均每天拜访5到7个客户,一周就是25到30个客户。就光这一件事(制定拜访计划),销售就要填一早上,别的事都不用干了。”罗义说。

填写完拜访计划,这些销售就要按计划前往渠道门店进行拜访。而在拜访结束之后,他们需要做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填写经销商门店的拜访记录。

对于销售而言,客户拜访记录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因为它能够反馈门店的真实情况,这些数据对总部的业务决策至关重要。

理论上来说,客户拜访记录必须要尽可能全面的如实填写。但现实是,销售人员面对包含几十个字段的复杂表单,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甚至填写失实信息。高质量的数据洞察,从源头就成了空中楼阁。

实际上,这一问题是几乎所有公司所有销售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得到CEO脱不花就曾在7月9日飞书的一档直播节目中坦言,作为企业管理者,脱不花面对的管理难题是“信息失真”

“我们有个词叫‘工作表演艺术家’,是说销售在填写客户反馈时,会有意无意的‘美化’工作成果,致使原始的、真实的客户反馈在层层上报中被过滤、修饰,最终到达管理者面前的总结,变成了‘精心编写的剧本’,导致决策偏离真实的用户需求。”脱不花在直播中吐槽。

连带着,员工还耗费了大量精力在填写无意义的表格上。这些宝贵的时间原本应该去服务客户。

除了上述问题,销售们普遍还会面临一个更有价值的痛点,那就是“寻找增量客户”

从企业视角看,“增长”一定是企业任何时候都需要高度关注的数据指标。一家初创公司的增长必然来自于增量用户,而像一些已有庞大客户基数的产业龙头而言,最大的增长潜力往往来自于自身的存量客户。

但问题在于,如何找出那些有增购需求的存量客户,或者“找出那些购买了A产品但未购买B产品的客户”。这种需求,在传统CRM中实现起来成本极高。市场人员需要定义复杂的筛选规则,反复操作,效率低下且难以常态化。

02 AI Agent的“3分钟革命”

不难发现,米其林面临的销售问题,同样是市面上绝大多数企业所同样面对的。而销售易正用NeoAgent,给这些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参考答案。

据销售易CTO刘志强透露,针对米其林渠道销售的痛点,销售易与米其林公司进行业务共创,开发了“渠道助理Agent”。

例如在销售经理每周一制定客户拜访计划的问题上,该Agent能够综合分析客户的历史订单、活跃度、地理位置、潜在商机等多维度数据,智能推荐所需拜访客户,甚至能够帮销售制定客户拜访优先级。整个过程用时最短不到3分钟。

这不仅仅是时间的节约,更是决策质量的飞跃——从“拍脑袋”的经验决策,转向了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

同样,销售拜访客户的过程,也正在被AI革新。

利用Agent能力,销售人员在抵达客户门店拜访过程中,只需要打开手机进行全程录音,AI就能通过大模型的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自动将语音实时转为文字,还能自动解析内容,将关键信息(如客户名称、讨论要点、后续计划)直接填写进CRM系统的对应字段中。

不仅如此,Agent还能结合预设模板和系统业务数据,可以在无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填充信息,同时允许二次修改并保留痕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不仅将销售人员从繁琐的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更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质量低下的顽疾。

还有销售们最关心的增量客户问题,销售易的“营销Agent”正是为此而生。

在「首席数智官」的了解中,用户可以用一句自然语言下达指令,例如:“找出那些已经采购了拖链电缆、并且有潜力采购直线导轨系统的客户群”,营销Agent就能够迅速理解意图,在庞大的客户数据中进行智能客群筛选。

销售易营销Agent示意图,图片来源:销售易

不仅如此,它还能自动生成个性化的营销策略,比如为这批客户生成一封定制化的营销邮件,或直接创建任务指派给相应的销售跟进,形成从洞察到行动的完整闭环。

这让挖掘老客户潜在价值从一个复杂的项目工程,变成了一项可以随时执行的日常工作。

据「首席数智官」了解,目前,销售易已经上线的Agent产品包括客服Agent、销售助理Agent、分析师Agent等。另外,“渠道经理Agent”将于近期正式上线,而“营销Agent”也将在8月问世。

03 从技术到价值的AI闭环

不可否认,销售易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上线,离不开腾讯的助力。

今年2月14日,腾讯与销售易宣布战略合作全面升级。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兼任销售易董事长。仅仅一个月之后,销售易就发布了NeoAgent。

此前,销售易创始人兼CEO史彦泽曾向媒体透露,腾讯的AI大模型能力与相关产品能力,可以快速让销售易进行衔接和复用。

“例如NeoAgent平台深度集成腾讯混元大模型+DeepSeek,具有强大的中文理解与创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可赋能销售人员在录入拜访活动记录、查找文档方案、找到高潜力客户等场景中提升效率。”史彦泽表示。

除了多模型调度外,对于腾讯会议、腾讯乐享等产品的无缝集成,也是腾讯对销售易AI快速赋能的体现。

当然,销售易自己在技术层面也已积累多年。

销售易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上线,与期多年的业务能力积累密切相关。

刘志强介绍,销售易的NeoAgent能力构建在多年积累的aPaaS平台之上。该平台原本是销售易应用平台,为企业提供了构建业务应用的灵活性。如今,它进化成了一个支撑NeoAgent构建的平台。

这意味着什么?当Agent需要执行一个动作,比如“查询订单”或“创建商机”,它不是在调用一个外部通用API,而是在调用平台内部早已存在的、经过验证的、与权限体系深度绑定的业务能力。

平台上的工作流、数据API等企业级基础能力,在AI时代演变成了Agent的“工具箱”。工具越丰富, Agent的能力就越强大。这种原生集成的方式,保证了企业级应用所必需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此外,数据能力也是AI Agent要进入企业具体业务场景的另一个必要基础。这其中涉及到数据的增删改查、数据安全、数据权限等等一系列问题。

与传统的IT架构不同,在AI时代下,SAP、Salesforce等龙头厂商,都提出了所谓的“Business Data Cloud”概念,目的是构建一个面向业务的数据平台,而不仅仅是为数据而数据的“数据仓库”。

通过这样的平台,可以丰富数据维度,使数据更易被上层业务应用及AI应用使用,从而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便利的方式为AI的使用做准备。

当然,AI Agent带来的最直观改变,就是交互方式的革命。

复杂的菜单、层层嵌套的页面、繁琐的表单,正在被一个极简的对话框所取代。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即可完成过去需要数十次点击才能完成的操作。

这不仅仅是“UI变好看了”,而是从“人适应软件”到“软件适应人”的根本性转变。

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只是提供一个对话框,用户不知道该问什么,体验同样是失败的。

对此,销售易的思考是,他们在产品交互中融入了大量引导和场景化快捷入口,并确保Agent的输出可以直接链接到具体的业务页面,实现“所见即所得、所得即可动”的无缝体验。

这种将自然语言交互与现有业务系统深度融合的设计,才真正构成了从意图识别、智能执行到结果反馈的价值闭环。

04 AI正系统性重构SaaS

从销售易的AI实践中跳脱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更宏大的图景:AI正在从三个层面,系统性地重构SaaS产业。

传统SaaS的核心价值在于“流程固化”和“数据记录”,它是一个被动执行的工具。

而AI Agent的出现,使其转变为一个能够理解意图、主动规划、并与人协同的“智能伙伴”或“数字员工”。它不再仅仅是销售人员录入数据的工具,而是帮助他们规划拜访、准备资料、总结纪要的助理;它也不再是管理者查看报表的工具,而是能主动洞察风险、预测业绩、提出建议的参谋。

这种“从工具到伙伴”的角色的转变,将极大地提升SaaS产品在企业中的战略价值。

当SaaS的价值从提供功能,转变为直接创造可量化的业务成果时,其商业模式也必然随之进化。

在「首席数智官」近期对一系列SaaS公司的走访中发现,行业正在探索从传统的按用户数/席位收费,向量化、更精细化的计费方式演进,例如按任务执行量或节约的成本计费。

虽然目前市场的主流仍然是打包的用户付费模式,但这种从工具转向价值付费演进的趋势不可逆转。未来,SaaS厂商需要更清晰地证明其AI为客户带来的ROI,这将成为商业竞争的核心。

换句话说,从功能订阅到价值付费,是SaaS商业模式将面临的必然进化。

最后,在AI时代,SaaS竞争的终局,将不再是功能的多寡,也不是单纯的模型能力比拼,而是数据资产的厚度与应用场景的深度。

在「首席数智官」看来,通用大模型的能力是基础,但真正的壁垒在于如何将其与企业内部高质量、多维度、且合规的数据相结合,并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中打磨出精准、可靠的Agent。

像销售易这样,提前布局统一数据平台,并拥有PaaS平台沉淀的丰富工具和行业know-how的厂商,无疑在这场重构中占据了先发优势。

回到最初的问题,SaaS会被AI Agent终结吗?

在与销售易深度交流后,我的答案是:被终结的是那个我们熟悉的、作为“线上表单”和“流程引擎”的SaaS 1.0时代。

而一个全新的、由AI驱动的、以智能伙伴形态存在的SaaS 2.0时代, 正呼啸而来。

在这场由AI引领的产业重构中,SaaS产品不再是一个僵化的软件,而是一个能够与企业共同进化的生命体。

它以自然语言为交互,以统一数据为血液,以Agent为四肢,深入到业务的每一个毛细血管,主动地为企业创造价值。销售易与米其林的合作,只是这场宏大叙事的开篇。

未来已来,我们都是见证者。

-end-

来源:@首席数智官

Logo

汇聚全球AI编程工具,助力开发者即刻编程。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