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算AI资讯日报 · 2025 年 7 月 30 日晚 — 7 月 31 日 18:00


1. xAI 只签“安全章”——马斯克与欧盟“渐进式和解”的第一步

在 7 月 31 日上午的一条 X 平台帖子里,Elon Musk 宣布:旗下 xAI 将正式签署《欧盟生成式 AI 从业准则》的 《安全与保安》 章节,成为继 Google、Microsoft 之后,第三家公开承诺遵守该准则的前沿模型开发商。与此同时,xAI 直言“版权条款存在过度管辖”,暂未决定是否签署剩余《透明度》《版权》两章。(Reuters)

当欧盟《AI 法案》预计 2026 年全面生效前,这份业内自律准则被视作“过渡合规沙盒”。安全章聚焦 模型红队、灾难风险评估、可控发布,正好呼应 Grok-4 等 frontier model 的测试需求;而透明度、版权条款则要求开发者披露训练数据来源、提供版权质疑接口,被部分企业视为“开源底线”。xAI 选择“先安全、后版权”,既是降低监管阻力的务实之举,也为其下一代模型 Grok-4.5/Grok-5 在欧洲落地扫清障碍。

胜算短评
先在安全上“握手”,再在版权上“拉锯”,是 Musk 一贯的谈判节奏。

胜算解读

  • 外部动机:欧盟 AI 市场虽不及北美庞大,却拥有全球最严格的数字法规,拿到“安全通行证”有助于 xAI 在 B2B 场景迅速变现;
  • 内部压力:Grok 系列倾向免费或低价开放接口,版权风险若不及早厘清,后续 API 收费模式易陷诉讼泥潭;
  • 行业外溢:假如更多企业效仿“只先签安全章”,可能倒逼欧盟将其他章节做强制化,版权博弈进入第二回合;
  • 对中国开发者:未来 Llama、GLM 等模型出海,亦难逃“安全+版权”双轮审查,提前布局数据治理与许可链将大幅节省合规成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Meta Q2 财报“双杀”华尔街:AI 广告提速,720 亿美元 CapEx 硬刚竞争

Meta 二季报显示,当季收入 475.2 亿美元、净利 183 亿美元,双双超预期;更亮眼的是,三季度收入指引高达 475–505 亿美元。Zuckerberg 在电话会上反复提到“Super-Intelligence”计划,并将 2025 年资本开支区间上调至 660–720 亿美元,主要用于建设多吉瓦级数据中心和 GPU 推理集群。(Reuters)

Reels 和生成式视频广告所带来的点击率提升,是本季营收跳增的直接推手。而一口气追加近三成 CapEx,让投资者重新评估 “先烧 AI,后收广告” 的可行性。Meta 还透露与 Scale AI 在合成数据与评测基准上的深度合作,以及“Super-Intelligence Labs”在全球猎头市场中祭出的九位数年薪报价。

胜算短评
“广告现金牛+算力期权”让华尔街暂时闭嘴,但 2026 年是否交付利润,仍是考卷。

胜算解读

  • 商业闭环:生成式广告工具把 Reels CTR 提升至传统素材的 1.8 倍以上,为烧钱周期提供现金流;
  • 资本开支:660–720 亿美元意味着单年服务器装机或超 150 万块 H100 同档 GPU,直接抬高市场价;
  • 人才争夺:九位数年薪瞄准 DeepMind、Anthropic 高阶研究员,研发对齐成本被进一步拉高;
  • 外部竞速:微软、Alphabet 同日上调 CapEx,算力基建军备赛转向“城市级”规模;
  • 开发者机遇:模型推理成本跑不过云厂商资本杠杆时,高性价比多云网关将成为中小团队的唯一出路——也是胜算云业务增长的直接需求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Copilot “Smart Mode” 内测:从模型选择到“魔法路由”,GPT-5 呼之欲出

《The Verge》独家披露,微软在消费版与 Microsoft 365 Copilot 中灰度开启 Smart Mode——系统会根据任务复杂度与时延要求,自动调用最合适的大模型,用户不再手动切换 GPT-4、Sora 等版本。内部 UI 文案及代码注释均出现 “GPT-5” 字样,侧面验证 OpenAI 计划在 8 月上旬发布 GPT-5 并快速并入 Azure。(The Verge)

该模式延续了 Sam Altman 提出的“Magic Unified Intelligence”理念:把模型选择权彻底收归平台,让最终用户只关心“一个 Copilot,就能搞定一切”。对企业客户而言,这意味着 推理延迟、成本、精度 将同时被动态优化,多模型路由策略将成为 PaaS 层新卖点。

胜算短评
“模型即基础设施”时代正式来临,开发者体验将由 API 层路由能力来决定。

胜算解读

  • 产品意义:UI 层面取消模型下拉,背后是跨 OpenAI、微软自研与第三方模型的统一调度;
  • 技术难点:需实时检测 token 消耗与 QoS,按线程把请求拆分进不同模型,考验网关智能分流;
  • 生态竞争:对标谷歌 AI Studio 的“Bard-Plus”模式,谁能先把路由写进 SDK 谁就掌握开发者入口;
  • 安全与成本:统一路由将让合规、审计、费控全部集中于网关,模型聚合平台的价值直接上升;
  • 胜算关联:胜算云正在做的“一 Key 调全球 100+ 模型+Prompt 缓存+成本优选”与 Smart Mode 思路同源,为本土应用构建私有化“Copilo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GLM-4.5 48 小时登顶 Hugging Face:国产开源包揽前十

Zhipu AI 最新旗舰 GLM-4.5 发布不到两天就杀入 Hugging Face Trending 榜首,轻量版 Air 则位列第六;截至 7 月 31 日,榜单前十中有九席被中国模型占据。(36氪)

GLM-4.5 采用 355 B 参数 MoE 架构,活跃参数仅 32 B,单卡推理成本优于 GPT-4 系模型。同批开放的技术博客披露其 “MTP 多 token 预测层” 可在不增加显存的情况下提升 40% 推理吞吐;官方 API 价格 输入 0.8 元/百万 token,输出 2 元/百万 token,并宣称最高 100 tokens/s 的流速。(36氪)

胜算短评
中国开源模型进入 周级迭代+成本断崖 的双加速区,全球开发者重心正在东移。

胜算解读

  • 技术栈演进:从 GLM-3 到 4.5,Attention 头数大幅提升,专为 Agent 多工具协作优化;
  • 商业策略:MIT 许可证+极致低价,让海外初创公司“付费用开源”,倒逼闭源玩家降价;
  • 生态势能:WAIC 期间多款国产模型集中开源,形成“拼速度、拼工具链、拼社区”的良性竞赛;
  • 全球影响:Benchmark VC 合伙人 Bill Gurley 称“中式开源正把 AI 创新门槛降到全球最低”,预计会孕育新一轮代理创业潮;
  • 胜算机会:胜算云的 “模型超市·拎模入驻” 已对 GLM-4.5 完成上架,可一键私有化部署,降低中小团队出海摸底成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网信办:大模型个人注册用户破 31 亿,API 用户 1.59 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国家网信办 7 月 31 日通报,国内大模型应用通过网页、App、API、私有化与云托管等多种形式迅猛扩张,个人注册用户总量已超 31 亿,API 调用用户突破 1.59 亿,远超全国人口 14 亿的两倍。(新浪财经)

同日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显示,已有 346 款生成式 AI 服务完成备案,在电子、材料、消费品等行业落地速度加快,AI 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保持 20%+ 的年增速。

胜算短评
“一人多号”时代,大模型已成互联网“第二手机号”,算力需求与监管精度同步走高。

胜算解读

  • 需求侧:平均每人登记者号数 > 2 个,意味着跨平台 Prompt 迁移、数据隐私与统一计费将成痛点;
  • 供给侧:备案负面清单+分级分类管理将促使 API 网关、模型测评成为标配基础设施;
  • 算力弹性:如此体量的调用峰谷差对裸机集群是灾难,对 Serverless AI 却是最佳用武之地;
  • 国际对照:美国 FAAIC 最新数据仅统计到“1.1 亿月活”,中国体量优势将助推本土模型快速迭代;
  • 胜算视角:作为“跨云弹性算群+智能路由网关”,胜算云在高校科研、Agent 平台与多国出海客户中的成本优化案例,正呼应这一用户体量爆炸式增长的需求。

结语 · 轻柔提醒,而非硬广

xAI 与欧盟握手,Meta 狂飙 CapEx,微软冲刺 GPT-5,国产 GLM 开源刷榜,国内用户规模爆棚——全球大模型生态进入“高维激战”。要在这种高速流动的技术洪流里保持竞争力,开发者不仅需要新模型,也需要 可负担、可切换、可观测 的基础设施。胜算云凭借

  • “一个 Key 调用全球 100+ 模型” 的智能路由网关
  • 跨云 Serverless 弹性算群,秒级扩缩容、按量计费

正努力把“算力焦虑”降为“技术红利”,让更多创意不因成本和运维束缚而止步。若你正在为下一个 AI 里程碑做准备,或许值得让胜算云做一次“幕后加速器”。


Logo

汇聚全球AI编程工具,助力开发者即刻编程。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