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未来发展如何?是否可以与AI完美融合?AI编程炒得那么热,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这么做,想法是好的,思路没问题,但是企业那么搞的很少,最后大家还是用Python去开发和集成。如果把这些事展开了说,真是有太多的东西能说了,如果说太多了,还会有一堆人怼我,因为每个人的使用场景不一样,每个人对工具的认知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也不一样,对于AI生成的代码,自身的可控性能力更是不一样。给你学习,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人才比较紧缺,大模型行业确实也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进来,我也真心希望帮助大家学
今天跟大家聊两个话题,一个是关于Java编程语言的未来,当然必须要跟AI放在一起说;第二个话题是关于AI编程的。这两个话题最近都有人咨询过我,所以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
Java未来发展如何?是否可以与AI完美融合?
哎~其实聊这个话题还有点悲伤,毕竟之前我就一直围绕着Java和Golang语言搞云原生方向,但是现在,我自己都记不清已经有多久没写过Java代码了。如果把时间拉回到10年前,Java语言必须是编程界的王者,市场占有率第一,遥遥领先。但最近几年,其他各种原因暂且不说,就说受到AI这一波冲击,Java还能翻身吗,我感觉没希望了。让我们来看看最新的编程语言排行榜:
(数据来自TIOBE)
Java已经被Python远远的甩到了后面,甚至是3倍的关系,Python真是断崖式领先。然后再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0年前,在2015年时,Java真是一枝独秀,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Python,是Python的5倍。
(数据来自TIOBE)
但你说短短这10年间那么大的变化,都是因最近3年AI的崛起所拉开的差距吗,其实也不是,让我们再来看看2021年编程语言的排行:
(数据来自TIOBE)
当时python就已经慢慢在赶超Java了(这背后就不给大家分析了,毕竟社会和科技在发展,Java语言有它自己的局限性,Python崛起也是必然的),但是差距不大,而且不相上下,不指定哪个月Java就又冲回第一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其发展,从2015年的Java遥遥领先,到2021年AI大火之前Python和Java不相上下,到2022年底AI大火之后一直持续到现在变成了Python遥遥领先。所以Java语言的发展,一直在持续走低,Python在持续增长。在其过程中,C与C++一直很稳定在编程语言的二三名。
既然AI发展势不可挡,Java能与AI很好的结合起来吗?我相信未来或许会,但现阶段看答案是否定的。
现在在业界,Java与AI没有一个很好的融合方案。在AI领域,现在就两种编程语言,一个是Python,这没啥说的,主要负责顶层的一些工作,例如模型训练、AI应用的开发等。而AI的底层,例如Python底层用到的加速库、AI硬件方向编程等,底层都是C或C++。所以如果我们用金字塔来描述的话,中上层是Python,底层是C或C++,就没Java啥事。
那Java与AI融合是从何而来的呢?其实主要是Java的开源框架Spring生态,包括国内的Alibaba也是一样,将Spring与AI相融合,封装了一些库,可以方便Java调用AI大模型而已。背后本质的出发点,是不想让Java在AI的浪潮下就这么死掉,Java得跟上才行,毕竟现在特别多的系统还是基于Java生态,要集成AI功能,不用换语言,添加一些包去调用即可。这么做,想法是好的,思路没问题,但是企业那么搞的很少,最后大家还是用Python去开发和集成。说个极端点的例子,你想微调一个模型,你看有谁拿Java去搞,根本就搞不了...
(Spring AI)
(Spring AI Alibaba)
可能有人会反驳我,网上还有不少企业,在招聘AI的Java工程师呢。如果你后续深入了解就会知道,只是有一个AI的项目,项目中用到了AI,但是你去了还是写Java的部分,只是你需要懂AI而已,了解一些AI领域的知识。
所以现在Java想在这波AI浪潮下翻身,可能性微乎其微了,干不过Python的...但有些大型的分布式系统,从性能各方面考虑,还是用Java写最合适,但是这种需求以后会越来越少。而历史遗留的部分基于Java的系统,也在慢慢被一些其他语言重构。
AI编程炒得那么热,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说完了Java这个悲伤的故事,再让我们来聊聊最近一年持续大火的AI编程领域。网上实在是炒的太热了,有些无良自媒体博主为了流量,更是吹的天花乱坠,夸大其词,让大家感觉AI编程无所不能,小白也能飞起。那今天我给大家说说真实的现状。
先公布一组数据:截止到2025年6月,使用AI编程工具,开发者平均生产率提升35%,其中20%的开发者效率提升超50%。
现在AI编程领域分三类产品:
1、第一种是大家吹的上天的氛围编程(Vibe Coding)类产品,以Bolt.new为代表,适合快速完成从想法到应用。
2、第二种是专业的效率提升工具,以Cursor为代表。
3、第三种定位数字员工,节省人力,以Devin为代表。
我不会从上面这三个分类维度去分析,今天想说的就一个方向,你用不用Agent模式。
无论你是Bolt.new主打氛围编程也好,还是Cursor最早主打Agent模式快速生成代码提升生产性也好,还是更直接Devin数字员工也好,背后的核心都是Agent模式。我只能说,大家慎用,前期很爽,后期出了问题你会很痛苦,甚至你会推翻之前的所有从头再来,更甚至有可能Agent模式会闯祸,让你陷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把这些事展开了说,真是有太多的东西能说了,如果说太多了,还会有一堆人怼我,因为每个人的使用场景不一样,每个人对工具的认知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也不一样,对于AI生成的代码,自身的可控性能力更是不一样。
作为一个IT行业的老兵,从我自身来看,大多数时候我还是用Copilot模式,起码整体思路和代码写法都是按照我的想法走的,Copilot模式可以提高生产性更快的帮我去写代码实现功能,确保所有代码完全可控,人可维护,更不会给我闯祸。
就说这么多了,上面有些东西不展开说了,深耕这行的相信懂的都懂。
最后给那些无良自媒体博主喊一句话:期待你们最后能用Vibe Coding开发出非Demo级别的现象级、并且后期可维护的软件产品。
如何学习AI大模型 ?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保证100%免费】🆓
这份完整版的 AI 大模型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下方CSDN官方认证链接免费领取 【保证100%免费】
读者福利: 👉👉CSDN大礼包:《最新A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
(👆👆👆安全链接,放心点击)
对于0基础小白入门:
如果你是零基础小白,想快速入门大模型是可以考虑的。
一方面是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习内容更全面更集中。
二方面是可以根据这些资料规划好学习计划和方向。
要学习一门新的技术,作为新手一定要先学习成长路线图,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AI大模型的同学,我们帮你准备了详细的学习成长路线图&学习规划。可以说是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路线,大家跟着这个大的方向学习准没问题。(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很多朋友都不喜欢晦涩的文字,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视频教程,每个章节都是当前板块的精华浓缩。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做,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项目来学习。(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截至目前大模型已经超过200个,在大模型纵横的时代,不仅大模型技术越来越卷,就连大模型相关的岗位和面试也开始越来越卷了。为了让大家更容易上车大模型算法赛道,我总结了大模型常考的面试题。(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只要你是真心想学AI大模型,我这份资料就可以无偿分享给你学习,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人才比较紧缺,大模型行业确实也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进来,我也真心希望帮助大家学好这门技术,如果日后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欢迎找我交流,有技术上面的问题,我是很愿意去帮助大家的!
这份资料由我和鲁为民博士共同整理,鲁为民博士先后获得了北京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学术期刊和诸多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超过50篇学术论文、取得了多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同时还斩获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目前我正在和鲁博士共同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
资料内容涵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类视频教程和实战项目,无论你是小白还是有些技术基础的,这份资料都绝对能帮助你提升薪资待遇,转行大模型岗位。
这份完整版的 AI 大模型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下方CSDN官方认证链接免费领取 【保证100%免费】
(👆👆👆安全链接,放心点击)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