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门到精通:Cursor使用秘籍大公开

更多大模型资料,搜索【码上有模力】GZH

Cursor:编程新利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编程领域,效率就是一切。Cursor 作为一款创新的 AI 编程工具,正迅速改变着开发者的工作方式。它将强大的 AI 技术融入编程过程,让代码编写变得更加智能、高效。无论是经验丰富的程序员,还是刚刚踏上编程之路的新手,Cursor 都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帮助你轻松应对各种编程挑战,提升开发效率。

一、Cursor 初体验

(一)下载安装与登录

首先,我们需要前往 Cursor 的官方网站https://cursor.com/ ,在官网页面中,你可以清晰地看到 “Download” 按钮,点击它即可根据你的操作系统选择对应的版本进行下载,目前 Cursor 支持 Windows 和 macOS 系统。

下载完成后,找到下载的安装包并运行。在安装过程中,你只需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一路点击 “下一步” 即可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你可以在桌面找到 Cursor 的快捷图标,或者通过开始菜单(Windows 系统)/ 应用程序文件夹(macOS 系统)启动它。

首次启动 Cursor 时,你需要进行登录或注册。Cursor 提供了多种登录注册方式,你可以使用 GitHub 账号或 Google 账号快速登录,也可以点击 “Sign Up” 通过邮箱注册新账号。注册过程很简单,只需填写有效的邮箱地址,设置密码,并按照提示完成验证步骤即可。登录成功后,你就可以开始使用 Cursor 强大的功能啦!

(二)界面初相识

当你成功登录后,映入眼帘的便是 Cursor 简洁而强大的界面。它的整体布局与我们常见的代码编辑器有相似之处,但又融入了独特的 AI 交互元素。

  • 文件资源管理器:位于界面的左侧,它以树形结构展示了你当前项目中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你可以在这里方便地进行文件的新建、打开、删除、重命名等操作,就像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器中一样熟悉。通过它,你能快速定位到项目中的各个代码文件,为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 代码编辑器:占据了界面的大部分区域,是你编写代码的主要战场。这里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编辑功能,如语法高亮、代码自动补全、代码折叠、智能缩进等。当你输入代码时,它会根据不同的编程语言显示不同的颜色,让代码结构一目了然;自动补全功能能根据你输入的内容和上下文,智能预测你可能需要的代码片段,大大提高编码速度;代码折叠可以帮助你收起冗长的代码块,使代码整体结构更加清晰。

  • 聊天面板:通常位于界面的右侧或者通过快捷键(如 Ctrl+Shift+L )唤起,这是 Cursor 与传统代码编辑器最大的区别之一,也是它的核心特色功能区域。在这个面板中,你可以与 AI 进行自然语言对话,就像与一位专业的编程伙伴交流一样。比如你可以直接输入 “帮我写一个 Python 的快速排序算法”,AI 会迅速理解你的需求,并在代码编辑器中生成相应的代码;当你遇到代码错误时,也可以在聊天面板中询问 AI “这段代码有什么问题”,AI 会帮你分析错误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

  • 菜单栏和工具栏:界面的顶部是菜单栏和工具栏,菜单栏包含了各种常见的操作选项,如文件的打开、保存、关闭,编辑操作,视图切换,以及各种设置选项等;工具栏则提供了一些常用功能的快捷按钮,比如新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运行代码等,方便你快速执行这些高频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

  • 终端:位于界面的底部,它为你提供了一个命令行交互环境。在终端中,你可以执行各种命令,如运行代码、安装依赖包、执行脚本等。比如在开发一个 Node.js 项目时,你可以在终端中使用 “npm install” 命令安装项目所需的依赖包,使用 “npm start” 命令启动项目。它与代码编辑器紧密结合,让你在一个界面中就能完成从代码编写到项目运行的整个流程 。

二、基础功能使用

(一)代码补全

Cursor 的代码补全功能堪称一绝,它基于强大的 AI 算法,能够实时分析你正在编写的代码上下文,提供精准的代码补全建议。当你在代码编辑器中输入代码时,只需按下 “Tab” 键 ,Cursor 就会根据当前的代码语境,智能预测你接下来可能要输入的代码内容,并自动补全。这一功能不仅支持常见的变量名、函数名补全,还能补全整个代码块。比如在 Python 中,当你输入 “def ” 后按下 “Tab” 键,Cursor 会自动为你生成函数定义的基本框架,包括函数名、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类型的占位符 ,大大节省了你的编码时间。

Cursor 的代码补全还支持一次修改多行代码。例如,当你需要对一个循环体中的多行代码进行统一修改时,只需要选中这些行,然后按下 “Tab” 键,Cursor 就能根据你的修改意图,一次性对多行代码进行修改。比如在一个 Python 的循环中,你想将所有的变量 “i” 都改为 “index”,只需要选中循环体中所有包含 “i” 的行,按下 “Tab” 键,然后在弹出的补全建议中选择将 “i” 替换为 “index” 的选项,Cursor 就会自动完成所有替换操作,这在处理大规模代码修改时非常高效 。

此外,Cursor 还能依据你最近的代码更改以及代码中的错误提示来提供更智能的补全建议。当你修改了某个函数的参数列表后,Cursor 会自动检测到这一变化,并在你调用该函数的地方,根据新的参数列表提供补全建议,确保函数调用的正确性;当代码中出现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时,Cursor 会根据错误提示,提供可能的修复建议,帮助你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例如,当你在 JavaScript 中使用了未定义的变量,Cursor 会检测到这个错误,并在你输入该变量名的地方,提示你可能需要定义该变量或者检查变量名的拼写是否正确。

(二)代码问答

在 Cursor 中,代码问答功能是通过其独特的 “Chat” 面板实现的,这就像是你拥有了一个随时在线的编程导师,无论你是遇到技术难题,还是需要获取代码相关的信息,都能轻松得到解答。要使用这个功能,你可以点击界面右侧的 “Chat” 图标,或者使用快捷键 “Ctrl+Shift+L ”(Windows 系统)/“Cmd+Shift+L ”(macOS 系统)打开聊天面板。

在聊天面板中,你可以用自然语言输入任何与代码相关的问题。比如你正在开发一个 Python 的 Web 应用,使用 Flask 框架,当你忘记了如何设置路由时,只需在聊天面板中输入 “Flask 中如何设置路由”,Cursor 会立即理解你的问题,并根据其内置的知识库和对代码上下文的理解,为你提供详细的解答和示例代码 。它不仅会告诉你在 Flask 中设置路由的基本语法,还会结合你当前项目的代码结构,给出适用于你项目的具体实现方式,让你能快速将代码应用到项目中。

Cursor 的代码问答功能还支持上下文理解,它会记住你之前的问题和对话内容,以便在后续的交流中提供更准确的回答。比如你之前询问了关于 Flask 路由的问题,接着又问 “如何在这个路由中处理 POST 请求”,Cursor 会明白你是在之前 Flask 项目的基础上继续提问,它会基于之前的对话上下文,为你提供关于处理 POST 请求的详细指导,包括如何获取 POST 请求的数据、如何进行数据验证等内容 ,就像你在与一个熟悉你项目的同事交流一样自然流畅。

此外,Cursor 还提供了 “默认上下文” 功能,它会自动将你当前正在编辑的文件内容作为默认上下文,这样在你提问时,它能更好地理解你的问题背景,给出更贴合实际需求的回答。同时,如果你想让 Cursor 参考其他文件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在聊天面板中输入 “@文件名” 的方式,手动添加上下文文件 。例如,你在开发一个包含多个模块的 Python 项目,其中 “app.py” 是主文件,“utils.py” 是工具函数文件,当你在 “app.py” 中遇到问题,需要参考 “utils.py” 中的某个函数时,就可以在聊天面板中输入 “@utils.py 某个函数的作用是什么”,Cursor 就能结合两个文件的内容,为你解答问题。

当代码中出现错误时,Cursor 的 “AI Fix” 功能更是强大。当代码编辑器中检测到错误时,你会看到错误代码行的旁边出现一个小图标,点击这个图标,然后选择 “AI Fix” 选项,Cursor 会自动分析错误原因,并尝试为你修复代码 。比如在 Java 代码中,如果你忘记导入某个类,导致编译错误,点击 “AI Fix” 后,Cursor 会自动帮你添加正确的导入语句;如果是语法错误,它也能根据语法规则,对代码进行修正,让你的代码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三)代码创作与修改

Cursor 的 “Composer” 功能为代码创作与修改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它就像是一个智能的代码生成器和编辑器,让你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探索代码、编写新功能以及修改现有代码,无需在代码和文档之间频繁切换。你可以通过快捷键 “Ctrl+I ”(Windows 系统)/“Cmd+I ”(macOS 系统)打开 Composer 面板 。

在探索代码方面,Composer 提供了强大的搜索功能。你可以在面板中输入关键词,它会在整个代码库中进行搜索,不仅能找到包含关键词的代码文件和代码行,还能理解代码的语义,为你提供更精准的搜索结果。比如你想在一个大型项目中找到所有处理用户登录的代码,只需在 Composer 中输入 “用户登录相关代码”,它就能快速定位到项目中与用户登录功能相关的代码片段,并展示给你 ,让你能快速了解项目中这部分功能的实现逻辑。

当你需要编写新功能时,Composer 的自然语言生成代码能力就派上用场了。你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你想要实现的功能,它就能根据你的描述生成相应的代码。例如,你想在一个 React 项目中添加一个用户注册表单,在 Composer 中输入 “在 React 项目中创建一个用户注册表单,包含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字段,并进行简单的表单验证”,Composer 会立即为你生成一个完整的 React 组件代码,包括表单的 HTML 结构、CSS 样式以及 JavaScript 的表单验证逻辑 。生成的代码还带有详细的注释,方便你理解和后续修改。

对于修改现有代码,Composer 同样表现出色。你可以选中需要修改的代码块,然后在 Composer 中输入修改要求,它会根据你的要求对代码进行修改。比如你想优化一段 Python 的算法代码,提高其执行效率,选中这段代码后,在 Composer 中输入 “优化这段代码的执行效率”,Composer 会分析代码的逻辑,提出优化建议,并生成优化后的代码供你选择 。如果生成的代码不符合你的预期,你还可以通过多轮对话,进一步明确你的修改要求,让 Composer 不断优化代码,直到满足你的需求。

Composer 还支持多种模式切换,以适应不同的开发场景。在 “Normal” 模式下,你可以进行常规的代码生成和修改操作;在 “Agent” 模式下,Composer 会更主动地与你的代码库协作,自动提取相关上下文,运行终端命令,创建和修改文件等 。例如在开发一个 Node.js 项目时,切换到 “Agent” 模式后,你可以让它自动安装项目所需的依赖包,它会根据项目的 “package.json” 文件,在终端中执行相应的 “npm install” 命令,完成依赖包的安装,大大提高开发效率。

在选择文件方面,Composer 提供了便捷的操作方式。你可以在面板中输入 “# 文件名”,快速定位到特定的文件,然后对该文件进行操作。比如在一个包含多个文件的 Java 项目中,你想修改 “UserService.java” 文件,只需在 Composer 中输入 “#UserService.java 添加一个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就可以直接对该文件进行代码添加操作 ,无需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手动查找文件。

另外,Composer 的 “上下文 Pills” 功能也非常实用。在聊天顶部的 “上下文 Pills” 区域,会显示当前活动的上下文信息,你可以通过添加或删除这些 “Pills” 来调整 Composer 看到的上下文内容,从而让它生成更准确的代码。例如在一个前后端分离的项目中,你可以将前端的代码文件和后端的 API 文档作为不同的上下文 “Pills” 添加进来,当你在 Composer 中询问关于前后端数据交互的问题时,它就能结合这两个上下文,给出更全面的解答和代码实现建议 。

三、高级功能探索

(一)多文件操作

在大型项目开发中,常常需要在多个文件之间协同工作,Cursor 提供了强大的多文件操作功能,能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当你需要在多个文件中进行代码生成、修改和关联操作时,可以通过 Composer 面板轻松实现。比如在一个前后端分离的项目中,前端使用 React 框架,后端使用 Node.js 和 Express 框架,现在需要添加一个用户登录功能,涉及到前端的登录页面代码、后端的用户验证逻辑以及数据库操作代码 。你可以在 Composer 中输入 “@frontend/src/pages/login.js @backend/src/controllers/userController.js @backend/src/models/user.js 添加用户登录功能,前端实现登录页面的交互,后端实现用户验证和数据库存储”,Cursor 会根据你的描述,在这三个文件中分别生成相应的代码,完成用户登录功能的初步实现 。

在 Cursor 中,还可以利用 “@” 符号和 “#” 符号精准定位上下文。“@” 符号用于指定相关文件或文件夹,让 Cursor 在生成代码时能参考这些文件的内容和上下文信息。例如,当你在修改一个 Java 项目中的某个类时,如果需要参考其他类中的方法或变量,就可以在 Composer 中输入 “@其他类名.java 修改当前类,使其调用 @其他类名.java 中的某个方法”,这样 Cursor 就能准确理解你的需求,生成正确的代码 。“#” 符号则用于快速定位特定的文件,你可以在 Composer 中输入 “# 文件名”,直接对该文件进行操作,无需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手动查找。比如在一个包含众多文件的 Python 项目中,你想修改 “settings.py” 文件,只需在 Composer 中输入 “#settings.py 修改数据库连接配置”,就可以直接对该文件进行相应的修改操作 。

(二)模型选择与配置

Cursor 支持多种 AI 模型,你可以根据不同的编程任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以获得最佳的编程体验。在 Cursor 中选择不同的 AI 模型非常简单,你只需打开聊天面板或 Composer 面板,在输入框的下方就能看到 “Model” 下拉菜单 ,点击它即可展开模型列表,其中包含了 Cursor 内置的多种模型,如 GPT-4o、GPT-4、Claude 3.5 Sonnet、cursor-small 等 。

不同的模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例如,GPT-4o 是一种优化版本的 GPT-4,适合快速生成文本,在日常的代码编写中,当你需要快速生成一些常规的代码片段,如函数定义、循环结构等,使用 GPT-4o 能快速得到结果,提高编码速度;GPT-4 功能强大,具备深厚的理解能力,适合处理复杂问题,如架构决策和复杂算法设计,当你在进行大型项目的架构设计或者实现复杂的算法逻辑时,GPT-4 能提供更全面、深入的代码建议和解决方案;Claude 3.5 Sonnet 专注于创造性内容,在需要进行一些创新性的代码开发,如开发具有独特交互效果的前端组件时,它能提供更具创意的代码思路;cursor-small 虽然性能不如 GPT-4 智能,但速度更快,用户可无限访问,对于一些简单的代码补全和小型项目的开发,使用 cursor-small 能在保证效率的同时,节省资源 。

如果你想使用自定义模型或者添加其他模型,也可以在 Cursor 的设置中进行配置。打开 Cursor 的设置界面,进入 “Models” 选项卡 ,在这里你可以添加模型和配置模型访问 API Key。首先,开启自定义设置,找到 “OpenAI API Key” 部分,启用自定义开关(绿色按钮);然后,粘贴准备好的 API Key,确保完整复制,无多余空格;接着,展开 “Override OpenAI Base URL”,输入 API 基础地址;之后,点击 “Add model” 按钮添加自定义模型,输入模型名称,在模型列表中勾选需要的模型;最后,保存设置,Cursor 会自动测试连接,确认连接成功 。这样,你就可以在 Cursor 中使用自定义配置的模型了。

(三)自定义规则设置

在团队开发或者个人项目中,为了保证代码的质量和一致性,我们常常需要制定一些代码检查规则,如对代码格式、语法规范等进行约束,Cursor 提供了自定义规则设置功能,让你可以轻松实现这一需求。你可以通过打开 Cursor 的设置界面,进入 “Rules” 选项卡来进行自定义规则设置 。

在 “Rules” 选项卡中,你可以制定各种代码检查规则。比如,你可以设置代码格式规则,要求代码必须遵循特定的缩进风格(如 4 个空格缩进)、括号的使用规范(如括号必须成对出现,且在合适的位置)等;也可以设置语法规范规则,禁止使用某些不安全的函数或者语法结构,确保代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例如,在一个 Python 项目中,为了遵循 PEP8 代码风格规范,你可以在自定义规则中设置 “代码缩进必须为 4 个空格,行长度不能超过 79 个字符,变量命名必须采用小写字母加下划线的方式” 等规则,这样当 Cursor 生成代码或者你在编写代码时,它会自动检查代码是否符合这些规则,如果不符合,会给出相应的提示和建议 。

除了代码检查规则,你还可以设置特定代码操作规则。比如在进行代码重构、修改时,你可以设置遵循的逻辑和标准。例如,当你需要对一个函数进行重构时,你可以设置规则为 “在重构函数时,必须保持函数的输入输出参数不变,且不能引入新的全局变量”,这样在使用 Cursor 进行函数重构时,它就会按照你设置的规则进行操作,避免出现错误 。

你还可以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cursorrules 文件,定义项目特定的规则。这个文件中的规则会优先于全局规则应用到项目中,方便你针对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的规则。例如,在一个 React 项目中,你可以在.cursorrules 文件中定义 “使用 React Hook 时,必须按照特定的命名规范,且要在合适的生命周期中使用” 等规则,确保项目中 React Hook 的使用符合团队的开发规范 。

四、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一)精准表述需求

在使用 Cursor 时,精准表述需求是获得高质量代码生成结果的关键。为了让 Cursor 更好地理解你的意图,你需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需求。例如,不要简单地说 “写一个登录功能”,而是要详细说明 “使用 Django 框架,结合 MySQL 数据库,写一个用户登录功能,包含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验证,密码需进行加密存储,登录成功后跳转到用户个人中心页面,登录失败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这样详细的描述能让 Cursor 清楚了解你的技术栈、功能细节以及业务逻辑,从而生成更符合你预期的代码。

表述需求时,可以采用 “技术栈 + 功能描述 + 业务逻辑 + 约束条件” 的结构公式 。以开发一个电商项目中的商品列表页面为例,按照这个公式,需求可以表述为 “使用 Vue.js 框架,结合 Element UI 组件库,开发一个商品列表页面。该页面要展示商品的图片、名称、价格、库存等信息,支持商品的筛选和排序功能。用户点击商品图片或名称可跳转到商品详情页面。商品列表数据从后端 API 获取,API 地址为 [具体地址] 。在页面加载时,要有 loading 效果,当数据获取失败时,要显示友好的错误提示信息” 。通过这样结构化的表述,Cursor 能更准确地把握你的需求,生成的代码也更贴合项目实际需求。

(二)文件与项目管理

在 Cursor 中,使用文件夹管理项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项目文件,方便进行版本管理。当你新建项目时,最好在一个空文件夹中开启,这样 Cursor 会以当前目录为根目录建立代码仓库索引,使项目文件的管理更加清晰有序 。例如,在开发一个大型的 Web 应用项目时,你可以在项目文件夹下创建 “src” 文件夹用于存放源代码,“public” 文件夹用于存放静态资源,“test” 文件夹用于存放测试代码等,通过这种方式,项目中的各类文件都能有其合适的存放位置,便于查找和维护。

你还可以通过创建.cursorignore 文件来指定需要忽略的文件和文件夹 。这与.gitignore 文件的作用类似,当你不想让 Cursor 索引某些文件或文件夹时,比如项目中的日志文件、临时文件、编译生成的文件等,就可以在.cursorignore 文件中列出这些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或路径 。例如,如果你不想让 Cursor 索引项目中的 “node_modules” 文件夹和所有的.log 日志文件,你可以在.cursorignore 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node_modules

*.log

另外,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cursorrules 文件可以定义项目特定的规则 。这些规则可以包括编码标准、库偏好、文件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你可以在.cursorrules 文件中定义 “使用 ES6 语法进行 JavaScript 开发,优先使用 Axios 库进行 HTTP 请求,项目中的组件文件统一放在‘components’文件夹下” 等规则 。这样,当 Cursor 在生成代码或提供建议时,会参考这些规则,确保生成的代码符合项目的要求和规范,有助于提高代码的一致性和质量,也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开发。

(三)版本控制与代码回滚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版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你跟踪代码的变化,协同团队开发,以及在出现问题时回滚到之前的版本。Cursor 与 Git 进行了无缝集成,你可以方便地使用 Git 进行版本控制 。在项目文件夹中初始化 Git 仓库后,你可以通过 Cursor 的界面进行常见的 Git 操作,如提交代码、拉取代码、创建分支、合并分支等 。例如,当你完成一个功能的开发后,点击 Cursor 界面中的 Git 图标,在弹出的版本控制面板中,输入本次提交的说明信息,然后点击 “Commit” 按钮即可完成代码提交;当团队成员推送了新的代码到远程仓库时,你可以点击 “Pull” 按钮拉取最新代码到本地。

除了使用 Git,Cursor 还提供了 Checkpoint 功能,让你可以轻松进行代码回滚 。当 AI 修改代码出现问题时,你无需手动去恢复代码,只需点击界面中的 “Checkpoint” 按钮,在弹出的历史版本列表中,选择你想要回滚到的版本,然后点击 “Restore” 按钮,Cursor 就会将代码恢复到该版本的状态 。例如,你让 Cursor 帮你修改一段复杂的算法代码,但修改后的代码出现了逻辑错误,此时你可以通过 Checkpoint 功能,快速回滚到修改前的代码状态,避免了手动修复代码的繁琐过程,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代码的安全性。

五、常见问题解答

在使用 Cursor 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为你解答一些常见问题:

  • 安装失败:如果在安装 Cursor 时遇到失败的情况,首先检查你的网络连接是否稳定,不稳定的网络可能导致安装包下载不完整。同时,确保你的操作系统满足 Cursor 的最低系统要求,如 Windows 系统需 Windows 10 及以上版本,macOS 系统需 macOS 11 及以上版本。若问题依旧存在,尝试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程序,在 Windows 系统中,右键点击安装包,选择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在 macOS 系统中,打开 “终端”,使用 “sudo” 命令运行安装程序。此外,安装过程中关闭其他占用系统资源的程序,避免资源冲突。

  • 模型加载错误:当出现模型加载错误时,可能是由于网络问题导致无法获取模型数据,此时检查你的网络连接,确保能够正常访问互联网。也有可能是模型配置错误,你可以在 Cursor 的设置中,重新检查模型选择和配置,如确认 API Key 是否正确填写。若使用自定义模型,还要检查模型文件路径是否正确。如果是因为模型服务器繁忙导致加载失败,建议稍后再尝试加载模型。

  • 代码生成不符合预期:若生成的代码不符合你的预期,尝试更清晰、详细地描述需求,为 Cursor 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比如具体的编程语言、使用的框架、功能的详细逻辑等。例如,不要只说 “创建一个登录页面”,而是说 “使用 React 框架和 Tailwind CSS 创建一个包含用户名、密码输入框和登录按钮的登录页面,登录按钮点击后调用后端 API 进行验证”。此外,还可以通过多轮对话与 Cursor 沟通,对生成的代码进行逐步调整和优化。比如,先让 Cursor 生成一个基础的代码框架,然后根据生成的代码,进一步提出修改要求,如 “在这个登录页面中添加密码强度提示功能” 。

  • 无法登录账号:无法登录账号时,先确认你输入的账号和密码是否正确,注意区分大小写。若忘记密码,可以点击登录界面的 “忘记密码” 链接,按照提示通过注册邮箱重置密码。如果是使用第三方账号(如 GitHub、Google)登录失败,检查第三方账号的授权设置,确保 Cursor 具有相应的授权权限。同时,检查网络连接,网络不稳定可能导致登录请求无法正常发送和接收。

  • Cursor 运行卡顿:Cursor 运行卡顿时,先检查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使用情况,若 CPU、内存等资源占用过高,关闭其他不必要的程序,释放系统资源。若计算机硬件配置较低,升级硬件或调整 Cursor 的性能设置,在 Cursor 的设置中,降低图形渲染质量、减少自动保存频率等。此外,过多的插件也可能影响 Cursor 的运行速度,禁用一些不必要的插件,查看卡顿情况是否改善 。

Logo

汇聚全球AI编程工具,助力开发者即刻编程。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