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AI Copilot 应用遍地开花,从 GitHub Copilot 到 Notion AI、ChatGPT 插件系统,越来越多产品尝试将 AI 与真实业务流程结合。但在开发者端,一个关键问题逐渐凸显:前端 UI 如何实时展示 LLM 推理过程、调用的工具、文档来源、状态卡片等复杂信息?

传统的聊天 UI(如 ChatGPT 风格气泡)很难满足这些需求。于是,一套标准的“AI Copilot 前端协议” + “框架化的前端工具链”成为行业亟需的基础设施。

本文将深入介绍两个核心技术组件:

  • AG‑UI:一套通用的前端交互协议,定义了 LLM 与前端之间的事件和组件规范。
  • CopilotKit:一个基于 React 的开源前端框架,实现 AG‑UI 协议,提供丰富的交互能力与可扩展性。

通过它们,开发者可以像积木拼装一样构建出具备“工具栏 + 卡片 + 表单 + 可视化流程”的 Copilot 前端界面,让 AI 推理从“黑箱”变成“透明可控的协作过程”。


核心协议 AG‑UI 简介

AG‑UI(Agent-Generated UI)是一种专为 AI Copilot 应用设计的前端协议,核心目标是:

让 LLM(或 Agent)通过结构化数据协议,驱动前端动态生成组件,实现多轮交互、信息展示、工具调用。

其协议本质是一个 LLM 能理解和生成的组件语言,你可以理解为:

  • 对于 LLM 来说:生成结构化 JSON,而不是纯自然语言。
  • 对于前端来说:读取 JSON 并渲染出“卡片、按钮、表单、图表、标签”等组件。

📘 AG‑UI 核心能力

能力 示例
卡片渲染 工具调用返回信息(如“会议创建成功,时间:15:00”)
动作按钮 “重新生成”、“查看详情”、“调用 API”等操作
表单生成 动态生成输入框让用户补全信息
组件组合 一个卡片里包含表格 + 图表 + 多按钮
状态流更新 任务执行进度条、状态流切换(如“处理中 → 完成”)

📎 一个简单的 AG‑UI 示例:

{
  "type": "card",
  "title": "搜索结果",
  "body": [
    { "type": "text", "value": "共找到 12 条相关结果:" },
    {
      "type": "table",
      "columns": ["标题", "来源", "发布时间"],
      "data": [["物联网趋势", "Zedyer", "2025-08-01"]]
    }
  ],
  "actions": [
    { "type": "button", "label": "查看更多", "action": "load_more" }
  ]
}

AG‑UI 并不依赖某个模型或框架,你可以用 GPT‑4、Claude、DeepSeek、或任意支持 JSON 输出的模型实现。


CopilotKit 组件解析

CopilotKit 是一套实现 AG‑UI 协议的前端开发工具包,由 React 开发,支持服务端渲染与前端构建。它的目标是:

为 AI Agent 提供结构化、透明、可操作的前端表现层,形成“Copilot UI 组件标准库”。

🧱 核心组件:

组件名称 功能
CopilotSidebar AI 聊天框 + 卡片区域,支持多轮回复渲染
CopilotTextarea 支持 LLM 接管输入、自动提示、引用嵌入
CopilotCard 渲染 AI 生成的动态卡片(如状态卡、调用反馈)
CopilotActions 按钮区,可绑定 LLM 返回的 action 执行逻辑
useCopilot Hook 提供事件订阅、推送、流式响应能力
CopilotLayout 响应式布局,适配插件栏、对话区、操作区等

🔗 与 LLM 的连接方式:

CopilotKit 默认支持通过 API 或 Streaming 方式与 LLM 后端(如 OpenAI、Claude、DeepSeek API)连接,开发者可在服务端根据业务逻辑将推理过程包装为 AG‑UI 结构。

AG-UI + CopilotKit 技术架构图

说明

  • AI模型层:负责生成结构化的 AG-UI 协议数据,并结合业务工具输出可执行操作。
  • 协议桥接层:解析 AI 输出的 AG-UI JSON,绑定事件与数据流。
  • 前端渲染层:由 CopilotKit 渲染 UI 元素,并通过插件系统实现业务交互。
  • 后端与外部服务:执行 AI 驱动的操作指令,与 IoT 平台或企业系统联动。

插件系统与事件机制

一个优秀的 AI 前端框架,不能只渲染静态卡片,还需要支持动态的工具调用和结果回传。CopilotKit 在实现 AG-UI 协议的同时,引入了插件系统(Plugin System)与事件机制(Event Bus)

🔌 插件系统

插件本质上是前端可插拔的功能模块,与 AI Agent 约定通信协议后,可以像“应用商店”一样为 Copilot 界面动态添加能力。

常见插件类型包括:

  • 数据源插件:连接数据库、知识库(如向量数据库)并将查询结果以 AG-UI 卡片返回。
  • 业务插件:调用 CRM、ERP、IoT 平台 API 完成业务操作(如更新库存、调节空调温度)。
  • 可视化插件:渲染图表、地图、流程图,便于展示 AI 分析结果。
  • 操作插件:提供按钮、快捷操作入口,如“导出 Excel”“发送邮件”。

📌 插件通信流程示例:


📡 事件机制

CopilotKit 内置事件总线(Event Bus),用于管理前端组件、插件与 AI Agent 之间的双向通信

典型事件类型:

  • onAction:用户点击按钮触发的业务事件
  • onUpdate:AI 推理结果的流式更新(状态流)
  • onError:任务失败或超时的回调
  • onData:插件返回的数据更新事件

这种机制让开发者无需手动管理复杂的回调链路,而是订阅对应事件即可完成逻辑绑定。


多模型协作(LangGraph、AutoGen、LangChain)

在实际 AI Copilot 系统中,前端只是用户的交互入口,真正的推理和业务执行往往涉及多个模型、多个 Agent 的协作

CopilotKit 与 AG-UI 协议的结合,可以无缝支持 LangGraph、AutoGen、LangChain 等多模型编排框架。

🔹 LangGraph 协作

  • 适合构建有状态、多节点的推理工作流
  • 每个节点可返回一个 AG-UI 组件,如进度条、阶段性结果卡片。

🔹 AutoGen 协作

  • 强调 Agent 与 Agent 之间的对话式任务分解。
  • CopilotKit 可以将多 Agent 对话过程实时可视化,让用户看到任务的分工和执行链路。

🔹 LangChain 集成

  • 常用于工具链整合(Tool Calling)。
  • AI 调用工具后的结果可通过 AG-UI 卡片展示,例如调用数据库查询后生成表格+图表。

示例:多模型协作的 UI 效果


场景案例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 AG-UI 与 CopilotKit 的结合,我们来看几个落地场景。

1. 企业数据分析 Copilot

  • 需求:业务人员希望快速生成销售报表,并能对数据进行交互分析。
  • 实现
    • CopilotKit 前端集成 AG-UI 协议,用户输入分析需求。
    • AI Agent 调用 LangChain 工具获取数据库数据。
    • 结果通过可视化插件渲染成交额趋势图、区域分布地图,并附带导出按钮。

效果:用户无需编写 SQL,点击按钮即可获取可视化报表,AI 能根据上下文推荐下一步分析。


2. 智能运维监控台

  • 需求:运维人员需要实时查看 IoT 设备状态,并在出现故障时快速下发控制指令。
  • 实现
    • IoT 平台数据通过 API 接入 CopilotKit 插件系统。
    • AI 负责健康状态分析,并在 AG-UI 卡片上高亮异常设备。
    • 提供“一键重启”“切换备用线路”等交互按钮,通过事件机制调用后端接口。

效果:将 AI 推理与实时控制结合,形成自适应运维面板。


3. 多语言客户支持面板

  • 需求:跨国 SaaS 平台需要为客服提供多语言 AI 辅助对话。
  • 实现
    • 前端 CopilotKit 渲染多轮对话卡片。
    • AI Agent 集成翻译模型与行业知识库。
    • 提供“发送邮件”“生成工单”等快捷操作插件。

效果:AI 在后台完成多语言处理,客服在同一界面完成全流程操作。


总结

AG-UI 协议解决了 AI 输出“缺乏结构化与交互性”的问题,而 CopilotKit 则提供了前端实现与插件化扩展能力,让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可交互、可视化、可执行的 AI 前端。

核心优势

  1. 统一协议:AI 输出与前端渲染之间的标准桥梁。
  2. 插件扩展:按需引入业务功能模块,支持快速迭代。
  3. 事件驱动:降低开发复杂度,便于维护和升级。
  4. 多模型兼容:支持 LangGraph、AutoGen、LangChain 等编排框架。

随着企业对 AI 可视化、可交互的需求提升,这套组合有望成为下一代 AI 应用前端的事实标准


源码推荐

如果你想快速上手,可以参考以下开源资源:

Logo

汇聚全球AI编程工具,助力开发者即刻编程。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