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让我进化还是驯化了?
摘要:一位15年经验的全栈程序员分享了深度使用AI编程工具Cursor的体验。起初,Cursor显著提升了前端开发效率,甚至能实现80%的设计稿还原度。但随着依赖加深,作者发现自己逐渐丧失手动编码能力,陷入"无AI不敢编程"的困境。这种技术依赖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引发了职业价值焦虑。最终作者认识到,AI时代程序员的价值已从"写代码"转向"设计代码
Cursor一点点把我干废了,我好像得到了一些,又好像失去了很多。我究竟是进化了,还是被驯化了?
1、最近在瞎忙
最近半年多特别忙,之前跟朋友一起创业,损失百万,导致自己的财务状况出现了巨大的窟窿。
为了能尽早上岸,最近也是披星戴月的干。项目从大到小一概不拒,偶尔还提供些技术咨询服务,只要能搞到钱的事情(IT相关),我都在尝试。
各位也知道目前的IT大环境不好,为了节省成本,所有项目和端口,都是我一人开发。
2、选定AI编程工具
看过我之前博客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个伪全栈。从PC、H5、Android、iOS、小程序、Java、Python、微服务、架构、运维啥的,我都干过,只不过有些领域用得少就不太熟练。
尤其是我写前端特别慢,因为写的很少效率不高,导致交付会有延期。这期间也尝试过各家的编程工具,百度的comate、阿里的通义灵码、字节的Trae、Cursor等等。
最终选定了Cursor,因为它实实在在有巨大的提效,尤其是在前端领域。
早期,我是把Figma的设计稿图片丢给Cursor,让他还原,大概能还原30%,而且还是要反复多轮自然语言沟通之后,才能达到30%。
后来出现了各种野生的Figma MCP,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因为野生的Figma MCP拿到的Figma的元素信息有限。
后来Figma出了官方MCP,简直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Cursor的对设计稿的还原度高达80%。页面画好之后,直接把接口入参和出参丢给Cursor,它会自动组装逻辑,将静态页变成动态渲染。
然而,高效的工具背后,也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危机。
3、形成了编程依赖
渐渐地,我对Cursor形成了严重依赖,现在我经手的所有前端项目,不管是新项目还是老项目,全部交给Cursor帮我写代码。Cursor写的时候,我就做琐事。待Cursor将代码写完,我在做一些测试、代码核对的工作。一套操作下来,起码能提效50%。
后端我也是深度使用Cursor,表结构设计好之后,基本就是把Prompt丢该Cursor,然后全靠它写了。
Cursor + Claude-4-sonnet + Figma官方MCP,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此时此刻,会有种“Cursor在手,全栈我有”的感觉,让我恍惚间有了“一人成军”的错觉。
忽然有一天,Cursor好像抽风了极度不稳定,外加Figma的MCP服务频繁崩溃,让我极度不适应。那次我几乎耽误了大半天的时间。下午我打算自己写代码,结果,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不知道敲啥了,连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都有点陌生了。好悲凉啊!!!
逐渐地,在写代码这件事情上,凡是需要编码逻辑的环节,我都交给了Cursor。好像我的脑子里只剩下逻辑,已经没有代码了。
我已经对Cursor形成了深度依赖,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现在不用Cursor,我都不敢说自己是个15年的老程序员了。
这就是AI给我带来的收益,让我一个人能身兼多职,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软件交付的速度,也让自己的大脑放松了许多。但是,也几乎把我这个老程序干废了。
**试问,还有哪个行业能像IT这样,让15年的经验在AI面前如此脆弱?**AI太可怕了!!!AI的“进化速度”,让人不寒而栗。
4、有收益也有焦虑
这种依赖让我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但冷静思考后,我发现AI的价值远非替代那么简单。
有段时间,我对于AI也是非常困惑的,当AI替我完成了80%的代码后,我15年软件生涯的积累,一夜贬值。我会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价值了。
但是转念想想呢,我的价值并没有消失。
- 我从“写代码”变成了“设计代码”。就像汽车取代马车后,车夫的价值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驾驶与导航的能力。AI不懂业务,而我对业务的思考才是项目的灵魂。
- 如果不是之前学过那么多的技能,我不可能这么高效地利用AI,不可能一个人交付那么多项目。有时候AI给的答案也未必正确,仍然需要人工矫正。如果不是之前学过那么多的技能,我不可能很好地给AI提需求、也不可能去矫正AI的错误、也不可能这么好的跟AI协作!
- 虽然说,AI的知识和眼界越来越强,AI将大家的起跑线相对拉齐了一些,但是你仍然是你,你仍然是一个小个体,你仍然需要靠你自己去提高眼界和认知,这样才能更好的驱使AI。
所以,越是在AI时代,越是要努力学习和思考,这个时代认知高度才是新的技术壁垒。越是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越是在AI可以疯狂输出的时代,越是需要靠自己的知识和思考,去甄别真伪。否则,我们就真的被AI操纵了。
以前总是追求技术深度、技术广度啥的,追求T型人才,现在想想都觉得可笑,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可以独立完成商业闭环的开发者,而非一两个技能。
因此,持续学习与深度思考,才是AI时代的生存法则。AI可以帮你做一些事情,但是无法帮你做决定,你仍然要靠自己的认知去给自己做决定。
5、变化和不变
这种认知的进化,其实正是社会技术变革的缩影!社会一直在进化,总有许多事情在变化,也有许多的不变。
比如几年前,我们还在争论什么工具好,什么框架好,今天却在讨论“AI能否替代程序员”——工具在变,但开发者追求效率的初心未变。
比如互联网时代人们利用电脑和手机提效,在AI时代人们利用各种AI工具来提效。变化的只是提效的方式,不变的每个人都想通过提效去做更多的事情。
再比如,提效工具在变化,但是不变的是:所有公司都缺客户缺流量、市场永远都缺好产品、所有产品都缺营销等等。我们要学会去思考这些问题,利用AI解决这些问题。
**工具一直在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不管在什么时代都要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积极地通过工具去提高职场竞争力,提高独立开发的能力,提高接单能力,提高商业思维能力等等。
6、总结
感谢大家听了我这么多的碎碎念,最后说一句,所有人都应该积极拥抱AI。
AI不是洪水猛兽,它更像是数字时代的“蒸汽机”,它会倒逼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与其恐惧被取代,不如努力让自己成为那个掌控方向的人。
愿每个人都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认知、享受生活。
======>>>>>> 关于我 <<<<<<======
本篇完结!欢迎点赞 关注 收藏!!!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