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完成中国首秀:工业AI如何为制造业带来30%效率提升?
西门子工业AI亮相进博会:颠覆传统制造业的智能革命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西门子展示了其IndustrialCopilot工业AI系统,通过人机汉诺塔对决等演示,展现了AI如何改变传统制造模式。该系统基于工业基础模型,能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自动生成150行代码,使开发效率提升50%,部署时间缩短30%。从汽车制造到冶金化工,该系统已在多行业实现显著效益,如新能源汽车装配周期缩短30%,铜冶炼稳
大家好,我是东哥说-MES
进博会展台上,一场人机汉诺塔“脑力对决”正在上演,而背后隐藏着西门子工业AI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的秘密。
“只需一句自然语言指令,Industrial Copilot便可生成150行自动化代码,并无缝对接TIA博途系统。”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西门子展台前,工程师李玉宵向观众演示着这一颠覆性场景。过去,每个动作都需要PLC工程师逐行编写代码,甚至要拆解其他供应商提供的程序模块,稍有经验不足,便如坠迷雾。
如今,这一过程被AI彻底改变。开发效率提升近一半,代码部署时间缩短三成——这不再是未来愿景,而是当前进博会上展示的现实成果。
01 展会现场:从汉诺塔到工业智能体的演进
在西门子进博会展台,两只机械臂正连接着“工易魔方·妙一空间”平台,进行一场特殊的“汉诺塔AI脑力对决”。当指令下达,多个AI大模型同时在虚拟空间中预先验算所有可能的路径,从数百万种可能性中筛选出最优解。
“这就像在工业生产中,投入生产前,先在虚拟世界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试一遍。”李玉宵解释道,“这对于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意味着极大的成本节约。”
从偶尔出错的魔方机器人,到游刃有余的汉诺塔智能系统,背后是AI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转变让工业决策从“事后纠正”变成了“事前预演”,从“单一执行”升级为“多方案优中选优”。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表示:“工业AI的时代窗口已打开。中国广阔而多样的产业体系,正成为AI最具活力的应用场景。”
02 技术核心:工业基础模型与智能体系统
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完成“中国首秀”,并入选大会八大“镇馆之宝”之一。这不仅仅是一个“超级助理”,更是一个能运筹帷幄的“工业现场指挥家”。
该系统核心是西门子研发的工业基础模型(Industrial Foundation Model)。不同于消费级通用模型,这是一个会“讲”工程与制造语言的工业基础模型,能够处理和理解三维模型、二维图纸、工业传感数据及技术规范。
想象一个常见场景:“帮我新增一批订单,交付时间提前三天。”你只需对Industrial Copilot说出这句话,屏幕显示智能体开始运转。
后台的“指挥家”迅速解析需求,根据SOP拆解任务、规划流程,并调度多个“小智能体”协同作业——检查设备运行状态、调整产线参数、核算物料库存、启动生产。
生产完成后,智能体还会自动规划AGV小车的数量、速度和路径,将产品送至指定仓位。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臂无需重新编程,便可听从智能体指令,自动执行分拣、装配等操作。
03 行业应用:从汽车制造到冶金化工的实际效益
在汽车制造领域,西门子与中科摩通合作,首次在中国试点生成式AI助手Industrial Copilot,使新能源汽车EMB智能装配设备的程序开发与调试周期均缩短30%,损耗降低10%。
冶金行业同样迎来变革。中国十五冶金与西门子联合推出业界首个铜冶炼AI智能体,通过集成11个工艺段实时数据与专家知识,成功将冰铜品位稳定性提升15%。
化工行业也不例外。上海一家化工企业利用Altair RapidMiner企业级数据分析与AI平台构建了超过30000个机器学习模型,有效将设备停机时间减少了20%,并将生产效率提升了20%,展现出工业AI在全流程优化中的强大潜力。
这些案例表明,工业AI已从“试错”阶段迈向“精准赋能”阶段,在多个行业展现出实实在在的价值创造能力。
04 生态优势:西门子五十载AI技术积淀
西门子在工业AI领域的优势并非一蹴而就。早在1973年,世界尚未为“人工智能”划出清晰轮廓时,西门子却悄然取得了自己的第一项AI专利,开启一场长期主义的孤独远征。
20多年后,在AI遭遇信任断崖、被视为“科技泡沫”的年代,西门子却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神经网络的钢铁焊接控制系统。
这种技术积淀构筑了西门子在AI深水区的坚实护城河。西门子拥有500多个活跃的AI专利家族,在全球工业AI领域的专利持有量居领先地位。在欧洲,更稳居AI专利申请首位。
目前,西门子正投入大量资源,为员工和一线工人提供系统性的技能再培训,努力让人与AI并肩同行。超过1,500名AI专家,其中250人专注于基础研究,共同构建起一座通往下一代工业文明的“大脑”。
05 未来展望:工业AI如何重塑制造生态
西门子并不满足于当前成果。2025年3月至5月期间,西门子连续完成5项重大收购,其中以高达百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工业仿真与AI驱动优化领域的领军企业Altair,这是西门子史上第二大规模的收购。
同时,西门子完成对Dotmatics的收购,将AI驱动的工业软件版图延伸至生命科学领域,打开面向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新局面。
肖松认为,工业AI的终极意义在于构建“人与AI互融共生”的新范式。这种协同不是简单的分工,而是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的共振,将产业创新推向新的高度。
在区域合作方面,西门子持续强化“人才、产业、服务”三位一体布局。位于闵行的西门子能源上海高压开关厂已启动45亩厂区扩建,预计明年5月交付后将引入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打造全球标杆工厂。
如今,西门子Xcelerator生态平台已汇聚超过300家中国合作伙伴,其中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占比超过60%,AI相关共创解决方案占比超过1/3。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从进博会的汉诺塔演示到实际生产线上30%的效率提升,西门子工业AI正在改写制造业的游戏规则。当算法穿透自动化表层,叩响自决策的大门,尘封的经验获得传承,未来制造业的轮廓正逐渐清晰。
“工业的‘底层操作系统’正被重新书写。”肖松说,“当机器一步一步将人类从劳作中解放出来,人类也在一步一步释放自身的潜能,创造新的文明。”
💡 使用须知
关注文章结尾处公众号,
- 互动交流,共同成长:您的反馈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请关注公众号领取免费数字化资料,
- 关注公众号-我的:
- 免费领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权威资料包》。
- 一键下载:轻松将您感兴趣的报告保存至本地,随时查阅。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