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87k星标 !!! 登榜 GitHub 热榜第一,收录Claude Code、CodeX等30+AI工具核心提示词的开源宝库
用 AI 编程工具总比别人差?GitHub 上 87K + 星的项目扒开秘密:各大 AI 工具的系统提示词和内部配置全公开!从 Cursor 到 Claude Code,30 + 工具的 \x26quot;岗位说明书\x26quot; 让你秒懂为何同模型表现天差地别!
最近研究AI编程工具时,我一直很困惑,不同的命令输出到不同的AI编程工具上,我发现它截然不同。
同样都是使用Claude Code 或 Cursor,别人用起来咔咔的强,到我这里,总感觉差点什么意思,总感觉我生成的内容和别人差一大截。
难道说是我提问方式的问题?
我试过调参数,换描述方式,甚至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再翻译回去。还是不稳定。
前几天在GitHub发现一个项目,瞬间明白了原因。
一个让AI圈"炸锅"的发现
项目叫 system-prompts-and-models-of-ai-tools。短时间内87K+star。
我打开一看,我特么的,这不是把AI工具的"底裤"都扒了。
它收集了各大AI编程工具的系统提示词和内部配置:
-
• Cursor - 微软的AI编程神器
-
• v0 - Vercel的界面生成工具
-
• Claude Code - Anthropic的代码助手
-
• Replit Agent - 在线编程平台AI助手
-
• Windsurf - 新兴AI开发环境
-
• Lovable - AI网站生成工具
-
• Devin AI - 号称第一个AI软件工程师
还有20多个其他工具。
注意项目描述写的是"FULL",完整版,而不是阉割版。
看到这里我心情复杂。一方面我觉得吧。公开商业配置…说实话确实有点那个。另一方面,我作为开发者,又忍不住想看看这些工具怎么调教AI的。
系统提示词到底有多重要?
可能有朋友不太了解什么是系统提示词。
举个例子:AI就像刚入职的员工,系统提示词(System Prompt)就像是"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手册"。
告诉AI:
-
• 你现在的身份是什么
-
• 你该用什么语气和风格
-
• 必须要遵循的规则有哪些
-
• 遇到特定情况该如何处理
Cursor的提示词可能说:“你是专业编程助手,擅长多种语言,回答要简洁明了,优先考虑代码可读性和性能。”
v0的提示词可能说:“你是UI/UX专家,专门生成React组件,确保代码符合现代设计规范,样式美观实用。”
同样的GPT-4或Claude模型的提示词,说的可能又不一样,导致调教出完全不同的"性格"和专业能力。
我之前很不理解,为什么同样模型,不同工具表现差距这么大。看了这个项目才恍然大悟:关键在系统提示词设计。
我的深夜探索
发现项目后,我忍不住开始深夜探索。
先看Cursor配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系统提示词几百行,覆盖代码补全、错误修复、重构建议等各种场景。
有一段好像这样写的(大概意思):
当用户请求代码修改时,首先分析现有代码上下文和意图,然后提供简洁、高效的修改方案。避免过度工程化,优先选择最直接的解决方案。
我明白了,为什么Cursor总能给出贴切建议。
我又看了v0配置。更有趣,有一套完整UI设计原则,包括颜色搭配、布局规范、交互设计等。难怪生成的界面总是这么好看。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Replit Agent配置。不仅有代码相关提示词,还有项目管理、依赖安装、部署等全流程指导。这解释了为什么Replit能提供端到端开发体验。
看了一圈后,我豁然开朗。这些工具的"神奇"之处,很大程度来自于精心设计的系统提示词。
如何使用这个"宝库"?
看完配置,第一时间想:怎么把这些经验用到自己项目中?
使用很简单,GitHub搜索 x1xhlol/system-prompts-and-models-of-ai-tools
就能找到或者复制下面链接打开就行。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x1xhlol/system-prompts-and-models-of-ai-tools
它内容按照工具分类,每个工具都有详细配置文件。如果你想要了解Cursor怎么工作的,直接查看 Cursor
文件夹下的配置。
我发现这些配置有几个共同特点:
-
1. 角色定位明确 - 每个工具都先定义AI身份和专业领域
-
2. 规则约束清晰 - 详细说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
3. 输出格式规范 - 明确的指定回复结构和风格
-
4. 上下文处理 - 如何理解和利用用户历史对话
比如我现在做代码审查工具,可以参考这些配置,设计自己的系统提示词:
你是资深代码审查专家,具有10年以上软件开发经验。
任务是帮助开发者发现代码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审查要重点关注:代码安全性、性能优化、可维护性、最佳实践。
回复格式:问题描述 + 修改建议 + 示例代码。
直接照搬肯定不行。但这些成熟工具的设计思路,绝对值得学习借鉴。
实际应用场景
项目价值不仅仅是满足好奇心,有很多实际应用场景:
对于AI工具开发者:
-
• 学习行业最佳实践
-
• 了解不同场景下的提示词设计模式
-
• 避免重复造轮子
对于提示词工程师:
-
• 现成的案例库
-
• 分析不同提示词的效果差异
-
• 提升prompt设计能力
对于企业和团队:
-
• 参考配置优化内部AI工具
-
• 制定统一AI使用规范
-
• 提升团队AI应用效率
开源精神的力量
我看到这个项目时,内心着实矛盾。
一方面,我觉得,这些系统提示词确实是各公司的"商业机密",被这样公开,对原厂商不是好事。
另一方面,我心里又被这种开源精神深深感动。
AI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某个公司或团队能独占的了。只有更多开放和分享,才能推动整个行业进步。
想想看,如果每个人都要从头摸索这些提示词设计规律,得浪费多少时间精力?现在有了这个项目,后来者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专注于创新和突破。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对这些AI工具的一种"致敬"。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更广泛传播和应用。
当然,希望大家使用这些配置时,能保持基本道德底线。不要直接照搬做竞品,要学习其中设计思路,创造更有价值的应用。
写在最后
AI时代已经来临,但很多人还停留在"调参"阶段。
真正高手,早就开始研究系统架构、提示词工程、模型微调这些"内功"了。
这个项目像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窥见顶级AI工具的内部运作机制。虽然有些敏感,但确实很有学习价值。
建议每个对AI感兴趣的朋友都去看看。不管你是开发者、产品经理,还是普通用户,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转发给更多需要的朋友。也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一起交流学习。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