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 Code 统一编码体系革新:定义开发者智能体时代新范式
面对多智能体运行时的管理需求——如识别哪些智能体正在运行、运行位置及当前上下文——微软在 VS Code 中推出全新功能“Agent Sessions(智能体会话)”,用于统一管理本地与远程智能体的工作状态。一年前“Copilot Edits”与Claude支持的落地已引发变革,而以当前创新速度推演,下一年或将迎来更颠覆性的智能体生态突破——从更智能的上下文感知到跨工具链的深度整合,智能体或将真正
如果要选一个词总结过去这一年,那必定是"Agent(智能体)"。在2025年,智能体彻底重塑了VS Code的开发体验——微软推出了VS Code的Agent Mode、Copilot云端编码智能体集成,以及全新的GitHub Copilot CLI。随着OpenAI、Anthropic等厂商的智能编码代理相继登场,智能体生态迎来了空前繁荣。然而,选择增多、开发体验增强的同时,生态碎片化问题也日益凸显:订阅切换、工具混搭、追赶最新智能体热潮,成了开发者的日常。在此背景下,微软在今年的GitHub Universe大会上正式启动解决方案——打造VS Code内的统一智能体使用体验,旨在整合碎片化生态,为开发者提供更流畅的一站式智能体操作平台。
OpenAI Codex 集成:开发体验再升级
在 GitHub Universe 大会上,微软宣布:现在用户可直接在智能 GitHub Copilot 副驾驶® Pro+ 订阅中使用 OpenAI Codex,无需额外订阅。当用户在智能 GitHub Copilot 副驾驶® Pro+ 中启用 Codex 时,所有模型调用均由智能 GitHub Copilot 副驾驶® 统一处理,并遵循标准速率限制,用户将获得完整的代码生成、代码解释等功能,无需单独管理 OpenAI 账户。随着 Codex 的加入,VS Code 中的四款强力编码智能体正式集结:智能 GitHub Copilot 副驾驶®、Copilot 云端编码智能体 Copilot coding agent (cloud)、GitHub Copilot CLI 及 OpenAI Codex。

面对多智能体运行时的管理需求——如识别哪些智能体正在运行、运行位置及当前上下文——微软在 VS Code 中推出全新功能“Agent Sessions(智能体会话)”,用于统一管理本地与远程智能体的工作状态。用户仅需安装 OpenAI Codex 插件并使用智能 GitHub Copilot 副驾驶® 登录,即可使用这些新功能。
Agent Sessions:VS Code 任务控制中心
VS Code 侧边栏新增 Agent Sessions 视图,让用户在一个界面即可统一管理所有智能体,无论它们是运行在本地还是云端。通过 Agent Sessions,用户可以查看当前项目下所有正在运行的智能体会话,了解其运行状态,并可一键切换不同会话。所有智能体均配备全新的“聊天编辑器(chat editors)”标签体验——用户可在聊天编辑器中打开 Copilot coding agent,实时查看执行进度,甚至在执行过程中随时纠正。

例如,当用户发出一个 Prompt 后发现遗漏重要信息,过去只能等待或中止任务;如今只需打开该标签页补充更新内容,agent 便会立即响应并调整计划。更便捷的是,用户可直接在 Chat view 界面将任务指派给任意 agent。Agent Sessions 使 VS Code 成为真正的“任务控制中心”(mission control),助力用户在熟悉的编辑器环境中高效调度所有 agent。微软欣喜于 OpenAI Codex 加入 Copilot+ 订阅体系,并持续推动更多 agent 融入这一统一生态。
Planning Agent:让 Agent 为您制定详细计划
几个月前,微软引入了Chat Modes(聊天模式)用于调整或定义智能体行为,现正式将其更名为Agents(智能体)——因其本质上就是用户的自定义智能体。为助力快速上手,微软新增了内置Agent——Plan Agent,其核心功能是将模糊提示扩展为详细执行计划。当用户使用Plan Agent时,智能GitHub Copilot副驾驶®会主动提出关键问题(如实现页面范围、是否使用库等),推荐合适库并说明理由,用户可逐行快速回复,Plan Agent会自动匹配答案对应问题。

例如输入“dnd-kit”“yes - 2025年这类问题需明确类型”“仅链接创建”后,系统会精准关联问题。微软特别提示:可将快捷键workbench.action.chat.submit改为Ctrl+Enter,避免换行误操作。当Plan Agent收集足够信息后会暂停提问,用户可选择“Handoff(交接)”功能在聊天中直接执行计划,或打开完整计划文档在编辑器查看。
不同模型规划能力各异,如Claude模型擅长识别上下文缺失与边界情况并提出关键问题。若想探究Plan Agent原理,用户可通过命令面板选择“Configure Agents”→Plan查看其提示模板,更可基于它创建自定义Agent(如微软团队开发的“Research”智能体,支持递归网络搜索与结果整理)。这些自定义Agent不仅能在VS Code使用,还可与Copilot CLI、Copilot Coding agent等协同工作。此外,GitHub的awesome-copilot仓库中已收录超百个自定义指令、提示文件与智能体示例,供用户探索参考。
Subagents:上下文管理的新玩法
随着Agent使用频率增加,上下文混乱逐渐成为常见问题——交互越频繁,上下文越庞杂,Agent越容易“迷路”。在此背景下,微软推动诞生了新领域:Context Engineering(上下文工程)。在最新VS Code版本中,微软引入全新工具runSubagent,助力用户轻松管理上下文。

Subagent(子智能体)作为独立于主聊天的“小助手”,拥有专属上下文空间。调用方式简单:在提示中加入#runSubagent工具即可。执行时,主Agent会生成提示并交给Subagent;Subagent仅接收用户传递的上下文,对主聊天的其他内容一无所知,主聊天也不会受其上下文影响;Subagent不暂停等待反馈,且能使用大部分主聊天工具。执行完成后,Subagent仅返回最终结果并融入主上下文,既保持主对话精简,又允许用户并行深入探索子任务。
例如,构建API时需研究身份验证方案,用户可调用:Analyze the#file:api with#runSubagent and recommend the best authentication strategy for a web client consuming these endpoints。运行时,界面将显示Subagent的工具调用与模型响应(如“Analyze app structure for auth”)。Subagent仅是开始,微软仍在持续探索通过智能体更高效管理上下文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清晰的交互体验与更精准的任务执行能力。
展望未来:多 Agent 时代的统一体验
智能体正在重塑编码方式与工作模式,微软致力于让用户自由切换不同智能体、精细管理上下文、甚至自主创建专属智能体——这一切通过VS Code的统一Agent体验得以实现。
一年前“Copilot Edits”与Claude支持的落地已引发变革,而以当前创新速度推演,下一年或将迎来更颠覆性的智能体生态突破——从更智能的上下文感知到跨工具链的深度整合,智能体或将真正成为开发者“第二大脑”,在编码、调试、协作等全场景中实现主动预判与精准执行,让高效智能体验触手可及。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