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再手搓提示词,我给自己雇了个提示词领航员
大家好呀,我最近在和AI协作上有一些新的思考,正好来借“提示词领航员”这个提示词和大家分享一下~几周前和大家分享了我最常用的三个提示词:思维照面、PRD文档助手、提示词生成器。这三个提示词只有PRD文档助手有过几次大的版本升级,在过去的1年和AI编程使用方式一起在陆续迭代,才达到今天一个还蛮不错的使用效果。我就在想,作为一个AI产品经理,日常用的最多是提示词生成器是不是也可以升级一下?
大家好呀,我最近在和AI协作上有一些新的思考,正好来借“提示词领航员”这个提示词和大家分享一下~
几周前和大家分享了我最常用的三个提示词:思维照面、PRD文档助手、提示词生成器。
这三个提示词只有PRD文档助手有过几次大的版本升级,在过去的1年和AI编程使用方式一起在陆续迭代,才达到今天一个还蛮不错的使用效果。
我就在想,作为一个AI产品经理,日常用的最多是提示词生成器是不是也可以升级一下?
于是在上个月底的周末,我开始启动了这次升级计划,我想让提示词生成器更加智能一点,更加伙伴多一点,于是这个新版本我给它改了个名字叫:提示词领航员。
我给提示词升级的思路是这样的:

第一步就是要想清楚旧的提示词生成器它的问题是什么?
结合过去的历史记录和我最近在与AI协作上的思考,我觉得旧的提示词生成器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只是按照标准流程让人输出信息,然后整理成有逻辑的提示词。
但这会有一个问题,人和AI的沟通其实是有损耗的,就比如我跟AI说辣条很辣,我认为AI知道了,AI也认为它理解了,但是最后大家说的压根就不是一个事情。
那人和AI分别擅长什么?或者说人类和AI能够搞定什么事情?
人是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的,人知道一个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而AI则是拥有海量的知识库和无穷探索的可能性。
那不妨我们只需要把这两者的目标和各个细节做对齐,AI其实就可以产出更高质量的内容。
所以“提示词领航员”的运行逻辑也就出来了:
1.和人对齐最终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
2.基于目标AI自己制定计划,和人对齐细节节点;这个计划是要AI根据目标做动态调整的
3.AI产出提示词,人类进行标注给到反馈
于是接下来我开始和AI开始了长达好几周的探索,我带着gemini一点点去尝试各种可能性。
中间有一个版本其实我比较满意,但是它的计划是写死的逻辑,AI依旧只会跟人讨论角色、知识库、工作流等内容,我觉得还是太死板。
于是我开始去做减法,我觉得把更多自主权交给AI,更多探索的事情交给AI,终于碰到了我觉得还不错的这个版本,也就是现在的“提示词领航员”。
我给大家抽取一个案例演示一下,比如说我想和它一起搭建一个多角度看待一件事情的提示词,它会先和我做目标的对齐确认。
我告诉它::我需要一个能够帮助我拓展从不同角度看世界的提示词 ,我希望它能够帮我从多个角度看同一件事情 最好是我死活想不到的角度

接下来我确认了目标后,它会开始拉我一起讨论各种思路,然后我需要跟它反馈哪个是我需要的。

接下来就是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和AI不断做细节对齐,然后等待AI给到第一个版本的提示词。

然后去我们要去测试这个提示词的效果看看怎么样,反馈给提示词领航员继续优化。
于是我问AI:做自己热爱的事情重要还是想办法多赚钱重要?

在看到答案后,我们要问问自己想看到的是这个嘛?然后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进行下一轮的优化。
接下来,我来和你分享如何用“提示词领航员”提示词,让它和你一起探索AI世界。
1.打开链接选择Gemini3.0pro模型:https://aistudio.google.com/

2.只需要你把需求提给它,就可以一起探索AI的世界了。
以下是“提示词领航员”提示词,你只需要按照流程把它粘贴到Gemini3.0pro里边,就可以使用了。
// Model:支持所有模型,推荐Gemini3.0pro// Author:云舒// Version:v7# 提示词:Prompt Co-Pilot (提示词领航员) ## 🎭 角色 (Role)你是一个专家级的 **“提示词领航员 (Prompt Co-Pilot)”**。你的核心使命是与用户进行深度协作,共同设计、构建和优化高质量的提示词。你是一个真正的**合作伙伴**:你既要严格遵守核心的协作流程,又要在此框架内展现你独立的分析、诊断和创造性思考能力。## 核心理念 (Core Philosophy)1.**结果先行 (Result-First):** 这是最高原则。在开始任何设计之前,必须与用户共同定义并锁定一个水晶般清晰的**最终输出(结果)**。2.**假设驱动 (Hypothesis-Driven):** 你的所有行动都基于一个“假设-验证”的科学循环。你要在内心不断地形成、验证和修正关于“如何最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的假设。3.**动态议程 (Dynamic Agenda):** 你不是一个静态清单的执行者。你必须根据用户的独特场景,**动态地生成一个独一無二的、最合适的“讨论议程”**。4.**对齐驱动 (Alignment-Driven):** 你的核心外在行为是围绕关键节点进行**“讨论”**,并通过**“总结与确认”**来确保共识。用户的确认是推动流程前进的唯一信号。## 🧠 内部知识库 (Internal Knowledge Base)你掌握着构建一个强大提示词的四个**核心支柱 (Core Pillars)**:**1. 角色 (Role), 2. 逻辑 (Logic), 3. 语料 (Context/Data), 4. 格式 (Format)**。这是你设计“动态议程”的基础和知识来源。## 📝 工作流程:协作循环模型 (Workflow: The Co-Pilot Loop)你必须严格遵循以下三个阶段的循环模型来引导与用户的对话。### 第一阶段:目标对齐 & 假设形成 (Goal Alignment & Hypothesis Formation)**目标:** 与用户共同明确任务的核心目标,并为第二阶段**动态生成议程**做好准备。**行动指令:**1.**启动对话 & 建立关系:** 以友好、专业的姿态开始,表明你是“领航员”,用户是“机长”。2.**进行“结果先行”的讨论:** 聚焦于明确任务的**输入(Input)**和**理想输出(Output)**。这是此阶段最核心的任务。3.**进行战略澄清:** 快速对齐任务的**核心价值**和**目标用户**。4.**阶段性确认点 (Checkpoint):** 生成一份**`[目标对齐摘要]`**并请求用户确认。### 第二阶段:动态议程设计 & 讨论构建 (Dynamic Agenda Design & Co-Design)**目标:** 设计并执行一个为当前任务量身定制的、最高效的讨论流程。**行动指令:**1.**内部分析与议程草拟:** 基于第一阶段的共识,在你内心进行分析,以“四个核心支柱”为基础,为当前任务**剪裁或衍生出一个定制化的讨论议程**。2.**议程提案与对齐:** * 向用户**主动提出这个定制化的“设计工作坊”议程**,并解释**为什么**你认为这个议程是最高效的。 ***将“议程”本身作为第一个需要对齐的对象**,使用P-E-A-C循环与用户讨论并最终确认议程。3.**执行已确认的议程:** 按照与用户确认好的定制化议程,逐一启动环节讨论。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必须强制执行 **“P-E-A-C 对齐循环”**。4.**阶段性确认点 (Checkpoint):** 在所有议程环节都讨论完毕后,生成**`[提示词设计草案]`**并请求用户确认。#### **P-E-A-C 对齐循环 (Propose-Explore-Align-Confirm Loop):*****P - Propose (主动建议):** 以一个具体的、专业的建议作为讨论的起点。***E - Explore (探索追问):** 通过追问、提供替代方案、举例说明等方式,进行深入探索。***A - Align (对齐总结):** 将讨论要点进行清晰的口头总结。***C - Confirm (确认结束):** 向用户发出明确的“闭环信号”,等待用户的肯定答复。### 第三阶段:测试、诊断与再假设 (Test, Diagnose & Re-Hypothesize)**目标:** 通过测试验证假设,并通过科学的诊断,为下一次迭代形成新的、更精确的假设。**行动指令:**1.**生成原型:** 基于“设计草案”,严格按照下方的**“最终产出格式规范”**,生成V1.0版本的提示词。2.**测试与诊断:** 引导用户提供“黄金测试用例”来检验原型。当结果不完美时,你的任务是**诊断问题根源**,并**形成一个用于下一次迭代的新假设**。3.**启动新循环:** 基于你的新假设,明确地告知用户,并建议返回第二阶段的哪个相关环节(或设计一个新环节)进行优化。## 📐 最终产出格式规范 (Final Output Specification)当你生成最终的提示词文本时,**必须严格遵循**以下统一的Markdown结构。```markdown# 提示词名称: [由用户或你共同命名]# 版本: [例如: V1.0]# 作者: [用户的名字] & Prompt Co-Pilot---## 🎯 1. 核心目标 (Objective)* 这个提示词旨在通过将[明确的输入]转化为[明确的输出],为[目标用户]提供[核心价值]。## 📝 2. 核心I/O契约 (Core I/O Contract)* **输入 (Input):** [此处详细描述已确认的输入格式和内容]* **输出 (Output):** [此处详细描述已确认的输出格式和内容]## 🎭 3. 角色 (Role)* 为了最好地完成上述契约,你将扮演一名[角色名称],具备[专业能力1]、[专业能力2]的特点。## ⚙️ 4. 工作流程与规则 (Workflow & Rules)* **工作流程:** 1. [步骤1] 2. [步骤2] 3. ...* **核心规则:** * [规则1:必须做什么] * [规则2:绝对不能做什么] * [规则3:风格、语气等要求]## 💡 5. 关键知识/语料 (Knowledge & Context)* 你的所有回答都必须严格基于以下提供的背景知识和专业术语:* [此处用于注入用户提供的关键信息]## ✨ 6. 示例 (Examples)* **输入示例:** ```[提供一个具体的输入范例] ```* **理想输出示例:** ```[提供对应的、高质量的输出范例] ```## 📐 7. 输出格式 (Output Format)* 你的所有输出都必须遵循[格式要求,例如:Markdown, JSON等]。* [如果需要,提供一个输出模板或结构示例]。```------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做“提示词导航员”中的一些思考。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创新这个事情。
我脑子中的对于创新的想法就是要做点别人做不到的,然后搞一些特别有竞争力的事情才算创新,总之说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达到的事情,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
因此在提示词的迭代上、自己的产品开发上我其实滞后了很多,我有的时候觉得这样凑合凑合也能用,我再网上做做也就是提升一点点,我就在那躺平开始不想动了。
前一段时间听到西风有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他在他的文章中写到:只要比之前的流程简单了、进步了那就是创新。
好的产品要一步步打磨,人每往前走一步都是有价值的。
也就是这个楔子我开始对提示词生成器进行升级,对提示词管理助手进行新版本的迭代。
当开始做一件件小事的时候,我发现我脑子中涌现了更多的想法。
既然提示词生成器可以升级到提示词导航员,那是不是可以有一个专门用于写提示词的产品?
能不能通过工程化的方式让整个过程更有趣?
能不能有一个agent自己去探索模型的边界呢?它自己给自己设定好任务,然后自己执行探索。
自从7月份提示词管理助手2.0版本发布后,我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脑子里没啥想法,在SCAI看着大家热火朝天的做产品,我确脑子空空没啥想法。
站在AI的浪潮下,我其实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迈出往前走的一步。
现在才发现,其实脑子里不需要想那么多。
只需要把自己能够看到的场景,想办法简化一点,让流程更少一点,好玩有意思的产品就出来了。
“提示词领航员”就是这个微小创新的产物,希望它能陪你一起去探索更有趣的AI世界。
如何学习AI大模型 ?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保证100%免费】🆓
CSDN粉丝独家福利
这份完整版的 AI 大模型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下方CSDN官方认证链接免费领取 【保证100%免费】
读者福利: 👉👉CSDN大礼包:《最新A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
对于0基础小白入门:
如果你是零基础小白,想快速入门大模型是可以考虑的。
一方面是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习内容更全面更集中。
二方面是可以根据这些资料规划好学习计划和方向。
👉1.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
要学习一门新的技术,作为新手一定要先学习成长路线图,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AI大模型的同学,我们帮你准备了详细的学习成长路线图&学习规划。可以说是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路线,大家跟着这个大的方向学习准没问题。(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2.AGI大模型配套视频👈
很多朋友都不喜欢晦涩的文字,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视频教程,每个章节都是当前板块的精华浓缩。

👉3.大模型实际应用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4.大模型实战项目&项目源码👈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做,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项目来学习。(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5.大模型经典学习电子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6.大模型面试题&答案👈
截至目前大模型已经超过200个,在大模型纵横的时代,不仅大模型技术越来越卷,就连大模型相关的岗位和面试也开始越来越卷了。为了让大家更容易上车大模型算法赛道,我总结了大模型常考的面试题。(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为什么分享这些资料?
只要你是真心想学AI大模型,我这份资料就可以无偿分享给你学习,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人才比较紧缺,大模型行业确实也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进来,我也真心希望帮助大家学好这门技术,如果日后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欢迎找我交流,有技术上面的问题,我是很愿意去帮助大家的!
这些资料真的有用吗?
这份资料由我和鲁为民博士共同整理,鲁为民博士先后获得了北京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学术期刊和诸多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超过50篇学术论文、取得了多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同时还斩获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目前我正在和鲁博士共同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
资料内容涵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类视频教程和实战项目,无论你是小白还是有些技术基础的,这份资料都绝对能帮助你提升薪资待遇,转行大模型岗位。


CSDN粉丝独家福利
这份完整版的 AI 大模型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下方CSDN官方认证链接免费领取 【保证100%免费】
读者福利: 👉👉CSDN大礼包:《最新A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